第266章 铁骨铮铮立风标(2/2)
同时,她加强了对所有学生的品德教育,尤其是强调“仁爱”、“互助”的精神。她亲自给内舍的学生讲故事,讲述贫寒学子刻苦求学的艰难,引导她们去除骄娇二气,学会尊重和同情。她也鼓励外舍的学生要自尊自强,用成绩证明自己。渐渐地,学园内那种无形的隔阂开始消融,偶尔能看到内舍的女孩将自己用旧的笔墨纸砚悄悄送给外舍需要的同学,或是外舍的女孩帮内舍的女孩辨认某种草药。
最令人动容的是,面对那些坚持退学的家庭,明兰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和理解。她不仅让账房全额退还剩余束修,还让管事备上一份不失体面的礼物,客气地送上祝福,绝无半点怨怼之色。这种大气和涵养,反而让一些原本只是跟风退学的家庭感到些许惭愧。
一日,那位最初建议明兰暂缓外舍事务的女先生,激动地拿着一篇文章来找明兰。文章是一位曾来参观过的开明学子所写,发表在士子中间流传的一份文集上,文中盛赞顾夫人女学“有教无类,乃真正仁者之心”,并犀利地批判了那些固守门第之见、阻挠教化的人是“沐猴而冠,不知仁义为何物”。
“夫人,您看!这世上,还是有明白人的!”女先生喜极而泣。
明兰看完文章,眼中亦有泪光闪烁,但更多的是欣慰和坚定。她知道,这场战斗远未结束,但她已经成功地在狂风暴雨中,为女学、也为自己的信念,树立起了一根铮铮铁骨。她站在廊下,望着学园内那些无论出身、都在努力汲取知识甘露的女孩子们,心中充满了力量。她清晰地告诉所有关注此事的人:
“顾家女学的大门,永远不会因出身高低而关闭。只要心怀向学之志,无论贫富贵贱,这里都有一席之地。”
这不仅仅是一句宣言,更是一种姿态,一种对陈腐观念的公然挑战,一种立足于当下却着眼于未来的、充满勇气的教育实践。明兰用她的行动证明,真正的贵族,不在于血统和门第,而在于胸怀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