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初试牛刀显锋芒(2/2)
在处理钱粮赋税这块硬骨头上,他深知“诡寄田亩”牵扯甚广,不宜贸然动手。他采取了明兰“制衡”的策略。先是雷厉风行地处置了一个欺压百姓、贪污受贿的粮房小吏,将其革职查办,狠狠震慑了其他胥吏,表明了自己并非糊涂昏官,也绝非软弱可欺。
随后,他并未直接清查田亩,而是以“整饬吏治、厘清赋税”为名,要求户房重新整理鱼鳞图册(土地登记册)和赋税黄册。他亲自参与核对,对于其中明显不合理、田亩数与赋税严重不符的,并不立刻发作,而是将情况默默记下。
同时,他主动拜访了本县几位名声较好的致仕官员和士绅,虚心请教地方事务,赢得了他们的好感。在一次由他做东的宴请上,他看似无意地提及朝廷近年来对清理隐田、增加国库收入的重视,以及某些地方因“诡寄”事发而遭到严惩的案例,言语温和,却带着敲山震虎的意味。
几番组合拳下来,那些与胥吏勾结、隐瞒田亩的豪强地主们开始坐不住了。他们摸不清这位年轻知县的真实意图和背景,又见他处事公正、手段老练,不似寻常新官那般好糊弄,更怕他真的铁面无私,捅到上头去。于是,开始有人主动找到户房,要求“补报”以往隐匿的田产,自愿补缴欠税。
长栋顺势而下,对于主动补报者,予以宽大处理,只追缴欠税,不予深究。对于那些依旧观望甚至企图对抗的,则抓准一两个证据确凿的典型,从严惩处,并将其罪状张榜公示,以儆效尤。
如此软硬兼施,不过半年光景,安泰县历年积弊的“诡寄”之风大为收敛,税籍得以厘清,国库收入增加,而普通农户的负担则相对减轻。此举虽得罪了少数豪强,却赢得了广大百姓的衷心拥戴和上司的刮目相看。
蘅州知州在考评中对其大加赞赏,称其“年少老成,办事练达,革弊兴利,颇有方略”。
长栋并未因此而自满。他继续兢兢业业,鼓励农桑,兴修水利,处理政务愈发得心应手。他时常将明兰那封信拿出来重温,心中对二姐姐的感激之情日益深厚。正是那些殷切而实用的教导,让他得以在这纷繁复杂的官场中,稳扎稳打,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他的官声,也随着商旅和官驿的传递,渐渐传回了宥阳。明兰听到这些消息,终于彻底放下心来,心中充满了欣慰与自豪。她知道,她的栋弟,已经真正成长起来,成为一名能为民做主、为国分忧的好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