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临行殷殷嘱前程(1/2)
金榜题名的喜悦尚未完全沉淀,吏部的铨选公文便已下达。新科进士盛长栋,被授予淮南路蘅州下辖安泰县的知县一职,即日赴任。
安泰县并非富庶大邑,也非紧挨京畿的冲要之地,而是一个地处江淮之间、中等偏下的县份。境内有漕运支流经过,亦有部分丘陵山地,百姓多以农耕、捕鱼为生,间或有少许茶桑之利。此类县份,对于初入仕途的新科进士而言,恰是最好不过的起点。既不至于太过穷困复杂而难以治理,又能得到充分的历练,若治理得当,颇易出政绩。
消息传回顾家庄园,明兰既为弟弟高兴,又不禁生出几分担忧。她深知官场如战场,看似平静的县衙之内,实则暗流涌动。胥吏欺上瞒下、地方乡绅盘根错节、民生诉讼繁杂琐碎……长栋虽有才学,但毕竟年轻,性子又偏于温和内敛,骤然置身于完全陌生的环境,独当一面,难免会遇到诸多困难。
顾廷烨见她眉间隐有忧色,便道:“不必过于忧心。长栋经此数年磨砺,已非吴下阿蒙。安泰县情况不算复杂,正是磨刀的好地方。再者,我已修书给蘅州知州旧部,请他暗中稍加照拂,不至令长栋陷入绝境。”
明兰感激地看了丈夫一眼,知道他虽嘴上不说,实则早已为长栋考虑周全。但她觉得,有些话,有些道理,由她这个姐姐来说,或许更为贴切,更能入心。
于是,她回到书房,屏退左右,铺开信纸,沉思良久。她没有立刻下笔,而是先细细梳理了自己这些年在高门侯府、在宥阳乡间所目睹所经历的种种人情世故、管理之道,尤其是顾廷烨平日里偶尔提及的为官要领。她要写给长栋的,不是空洞的大道理,而是切实可行的处事之法。
笔尖饱蘸墨汁,她开始落笔,字迹一如既往的娟秀而沉稳:
“栋弟如晤: 闻吏部铨选已定,吾弟不日将赴安泰就任。姐心甚慰,亦不免有几分牵挂。官场非比书院,其中关窍,非仅圣贤书所能尽述。今略陈数言,乃姐平日所见所思,吾弟聪慧,可自行斟酌取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