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抽身远遁计(2/2)
顾廷烨站在窗外,如遭雷击。明兰这是在借古人之口,告诉他道理啊!是啊,天地无穷,个人之力终有尽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勇;但知时知命,激流勇退,何尝不是一种更需要智慧的大勇?
当晚,烛火下,顾廷烨看着明兰,终于缓缓开口,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坚定:“明兰,我想好了。这官,不做了。我们彻底离开这里,回宥阳老家去,好不好?”
明兰没有丝毫意外,仿佛早已料到这一刻。她放下手中的针线,微微一笑,眼中有着如释重负的光彩:“好。你去哪里,我和团哥儿就去哪里。宥阳也好,其他地方也罢,有家人在的地方,就是家。”
决策既下,剩下的便是如何执行。直接上表辞官,动静太大,难免引人揣测,甚至可能被解读为对陛下的不满。称病,是最体面、也最不易引起波澜的方式。
顾廷烨开始“病”了。而且病得恰到好处——并非危及性命的重症,而是那种需要长期静养、不能再劳心劳力的“虚症”。他请来了信得过的老太医,一番“诊断”之后,一份言辞恳切、充满无奈与遗憾的辞官奏表,便由快马送向了汴京。
奏表中,顾廷烨极力感念皇恩浩荡,痛陈自己因旧伤复发、心力交瘁,恐难再胜任朝廷职守,恳请陛下念在他微末功劳的份上,准他致仕归乡,安心养病。
消息传出,自然在朝野引起一番议论。有人惋惜,有人猜测,也有人暗中松了口气。新帝接到奏表,挽留再三,见顾廷烨去意已决(且“病情”似乎确实不容乐观),最终准奏,赏赐了大量金银帛匹以示荣宠,并特许其保留侯爵爵位和相应待遇,也算是全了君臣之谊。
尘埃落定。顾廷烨接到圣旨的那一刻,心中竟是一片前所未有的轻松与平静。他屏退了左右,独自一人登上庄园附近的小山丘,远眺着京城的方向,久久伫立。
那里有他半生的奋斗、荣耀、挣扎与失落。如今,这一切都将成为过往。他没有后悔,只有一种卸下千斤重担后的虚脱与释然。天高云淡,倦鸟知还。他的战场,不再是庙堂之高,而是家园之安。他的功业,不再是开疆拓土、权倾朝野,而是守护妻女、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平静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