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实操显威:纤维物证破鸡盗案(1/2)
1990年冬末的南州,寒风卷着碎雪敲打着派出所的玻璃窗。林砚刚指导完一组警员完成指纹显现实操,院子里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只见城郊村村民老周裹着满是血沫的棉袄,脸色焦急地闯了进来。
“警官!警官!不好了!我家鸡窝被偷了!”老周喘着粗气,双手紧紧攥着衣角,“那可是我家准备过年杀的五只老母鸡,还有一筐刚孵出来的小鸡仔,全没了!”
正在一旁整理工具的老王眼前一亮,凑上前道:“老周,你别急!正好我们刚学了新技术,说不定能帮你找到偷鸡的人!”林砚也站起身,接过话头:“你先冷静下来,跟我们说说具体情况,鸡窝在哪?什么时候发现被盗的?”
老周定了定神,慢慢说道:“鸡窝在我家后院,早上我去喂鸡,发现鸡窝的木栅栏被撬坏了,里面的鸡全不见了。我在院子里转了一圈,没看到脚印,估计是昨晚雪下大了,都给盖住了。”
“走,去现场看看。”林砚拿起改良后的物证提取工具箱,对苏晓和老王挥了挥手。一行人跟着老周往城郊村赶,路上老周不停叹气:“这几年村里总丢家禽,之前几家丢了鸡鸭,都因为没线索不了了之,没想到这次轮到我家了。”
半小时后,众人抵达老周家。后院的鸡窝用木头搭建而成,栅栏门被撬得变形,地上散落着几根鸡毛,雪地上的痕迹早已被风雪掩盖,只能看到零星的爪印。老王蹲在鸡窝旁,皱着眉道:“这雪下得太不是时候了,连个脚印都留不下,怎么查啊?”
林砚却没急着下结论,他围着鸡窝仔细勘查,目光落在栅栏门的撬痕和地上的鸡毛上。“苏晓,你帮我提取一下栅栏门上的残留物,还有这些鸡毛周边的纤维碎屑。”他一边说,一边从工具箱里拿出镊子和载玻片,“老王,你跟老周问问,最近村里有没有陌生人来,或者谁家有异常情况。”
苏晓点点头,戴上手套,用镊子小心地刮取栅栏门上的木屑和金属碎屑,又将地上的鸡毛和周边的雪粒一起收集起来,放在不同的物证袋里。“虽然雪盖住了脚印,但凶手撬栅栏时,手上的衣物纤维可能会留在木头上,而且鸡挣扎时,也可能粘到凶手的衣物纤维。”苏晓解释道。
另一边,老王和老周的询问有了进展。老周说,最近村里来了个外地男人,自称是收废品的,每天在村里转悠,前两天还在老周家附近停留过,眼神总往鸡窝方向瞟。“那男人大概三十多岁,穿一件灰色的旧棉袄,袖口磨破了,说话带着外地口音。”老周回忆道。
林砚听完,心里有了初步方向。他接过苏晓提取的物证,对众人说:“先回派出所实验室,看看能不能从这些物证里找到线索。”回到派出所,苏晓立刻投入检测工作。她将栅栏门上的残留物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了一些黑色的纤维碎屑,又对比了地上的鸡毛,发现其中几根鸡毛上粘有与栅栏门上相同的纤维。
“林队,这些黑色纤维是棉麻材质,质地粗糙,应该是旧棉袄上脱落的。”苏晓拿着检测报告,对林砚说,“而且我在纤维上检测到了一点铁锈成分,可能是凶手撬栅栏时,衣服蹭到了栅栏上的铁锈。”
林砚眼前一亮:“老周说那个外地收废品的穿灰色旧棉袄,袖口磨破了,我们可以沿着这个线索排查。老王,你跟村里的村干部联系一下,让他们帮忙留意那个收废品的男人,我和苏晓去周边的废品收购站看看,说不定能找到他的踪迹。”
众人立刻分头行动。林砚和苏晓沿着城郊村周边的道路排查,接连走访了三家废品收购站,都没见到那个穿灰色旧棉袄的外地男人。直到走到第四家位于国道旁的废品收购站时,老板看到他们手里的纤维样本,突然说道:“你们说的这个男人,昨天下午还来我这卖过废品,他身上确实穿一件灰色旧棉袄,袖口破了,而且他来的时候,身上沾了不少鸡毛,我当时还问他怎么回事,他说路过养鸡场蹭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