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离别与期待(2/2)
“拿着吧,”苏晓的指尖碰到他的手背,又飞快地收了回去,耳尖有点红,却还是抬着头看他,眼神亮得像夜空里的星,“你在省厅要多破大案,也多学点先进技术。等你回来,说不定能帮我一起改进局里的尸检设备呢?”
她没说“一路顺风”,也没说“记得想我”,只提了查案和技术,可林砚却莫名觉得心里暖烘烘的。他想起上次苏晓为了保护物证,在仓库里被掉落的木板砸伤了胳膊,却还笑着说“没事,不影响解剖”;想起两人在灯下一起整理刑侦笔记,苏晓总把最难认的字迹留给自己,却在旁边偷偷标注拼音;想起李建国刚才那意味深长的眼神,突然觉得有些话不用明说,也能被彼此读懂。
“好,我拿着。”林砚把放大镜盒子放进帆布包,跟苏晓的笔记放在一起,“等我从省厅回来,咱们就申请改进尸检设备,争取让南州法医室赶上省厅的水平。”
苏晓用力点头,嘴角弯起个好看的弧度,却没再多说什么,只是往后退了两步,跟李建国站在一起,像以前每次送林砚出警时一样,安静地看着他。
巷口传来长途汽车的鸣笛声,是去省厅所在城市的班车到了。林砚最后看了眼李建国和苏晓,又看了眼身后的刑侦大队——那栋两层小楼的墙皮有些剥落,窗户上还贴着“严打犯罪”的标语,可这里有他穿越后第一个认识的同事,第一次破获的大案,第一次感受到的归属感。
“队长,苏法医,我走了!”林砚挥了挥手,转身快步走向班车,没有回头。他怕一回头,就会忍不住想留下来,可他知道,去省厅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能有更多能力查清父亲的纵火案,为了能把现代刑侦技术带到更多地方,让80年代的刑侦系统少些悬案,多些正义。
班车缓缓开动,林砚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南州的街景一点点往后退——市局门口的红灯笼,巷口的梧桐树,还有站在原地挥手的李建国和苏晓,直到变成模糊的小点。他从帆布包里拿出苏晓的笔记,翻开扉页,“以科学为刃,护人间安宁”那行字在阳光下格外清晰。
他想起穿越前在警校的誓言,想起父亲林卫东照片背后“仓库纵火案”那几个字,想起菜窖案里受害者老人的孙女哭着说“谢谢警察叔叔”,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虽然重,却也格外有意义。
省厅的路还很长,不知道会遇到多少难破的案子,多少质疑的声音,可林砚不怕。他有李建国教给他的“接地气”的办案经验,有苏晓送给他的放大镜和笔记,还有脑子里那些现代刑侦知识。他要在1985年的刑侦系统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不仅要做个好刑警,还要做个能改变些什么的刑警。
班车驶出南州市区,前方的公路延伸向远方,像一条通往未来的路。林砚把笔记放回包里,望着窗外的田野,嘴角慢慢扬起。他知道,这不是离别,而是新的开始——等他再回到南州时,一定要带着更多的本事,更多的希望,和身边的人一起,守护好这片土地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