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 > 第37章 林砚的刑侦笔记

第37章 林砚的刑侦笔记(1/2)

目录

南州六月的雨,总带着股挥之不去的黏腻。林砚坐在刑侦大队办公室的木桌前,额角沁出的细汗混着窗外飘进来的潮气,在稿纸上晕开一小片水渍。他抬手抹了把脸,目光重新落回眼前的笔记本上——封面是普通的蓝皮,扉页上刚用钢笔写了一行字:“现代刑侦方法适配1985年南州实践记录”。

桌上摊着三份案卷,分别是菜窖女尸案、供销社夜盗案和操场埋尸案的现场照片与勘查记录。林砚拿起菜窖案的照片,指尖划过那张标记着“青灰色矿物质”的泥土样本特写,笔尖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现场微量物证提取需注意——1. 无专业工具时,可用硬纸板刮取泥土,避免手套纤维污染;2. 按‘由外到内’顺序取样,每层土壤单独封装,标注深度与位置。”

“咔嗒”一声,办公室门被轻轻推开。苏晓端着两个搪瓷缸走进来,缸沿还冒着热气,她把其中一个递到林砚面前:“刚在食堂打的绿豆汤,放了糖,解解暑。”

林砚抬头笑了笑,接过搪瓷缸时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两人都愣了一下,又飞快地移开视线。苏晓的目光落在笔记本上,好奇地俯身:“这是在整理办案心得?”

“算是吧。”林砚把笔记本往她那边推了推,“现在咱们办案太依赖经验,遇到没见过的情况就容易卡壳。我想把现代刑侦里能用的方法摘出来,适配咱们现在的条件,以后队里兄弟办案能有个参考。”

苏晓翻到“法医协作”那一页,看到林砚写的“尸体检验补充建议”,其中一条标注着“针对腐败尸体,可通过牙齿磨损程度判断年龄,比仅凭外貌估算更准确”,忍不住点头:“这个太实用了。上次铁路抛尸案,受害者面部腐烂严重,我只能大致判断年龄范围,要是早有这个方法,就能给你们缩小排查范围了。”

她从帆布包里掏出自己的工作笔记,翻开其中一页递给林砚:“你看,这是我记录的不同死因的尸表特征,但很多现代检验手段咱们现在做不了,比如毒理学分析,得寄到省厅去,来回要半个月。”

林砚看着笔记上娟秀的字迹,心里忽然有了个想法:“要不咱们合作?我补充现场勘查和侦查思路,你补充法医技术适配方案,把这本笔记做得更全面。以后不管是新人入职,还是遇到复杂案子,都能拿出来翻一翻。”

苏晓眼睛亮了亮,用力点头:“好啊!我早就想整理这些了,就是怕自己考虑得不周全。有你一起,肯定能做得更好。”

两人凑在桌前,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苏晓提出,下次遇到钝器伤人案,可以尝试通过伤口形态还原凶器形状,“比如圆形伤口可能是锤子,扁平伤口可能是砖头,咱们可以收集不同凶器造成的伤口样本,附在笔记里”;林砚则补充,现场勘查时要特别注意“非常规痕迹”,比如上次操场埋尸案里的狗尾草籽,“凶手往往会忽略这些细小的东西,却是咱们破案的关键”。

正说得投入,办公室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赵伟端着个搪瓷碗走过,瞥见屋里的两人,脚步顿了顿,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又很快转身走开了。

林砚没太在意,继续跟苏晓讨论,直到窗外的雨渐渐停了,天边透出一抹橘红色的晚霞,才惊觉已经快到下班时间。苏晓合上笔记本,把自己的那部分内容折了个角:“我回去把法医相关的内容再细化一下,明天带给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