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宋骑天下 > 第339章 宣和

第339章 宣和(1/2)

目录

政和八年九月朔日,大朝会。文德殿内,旌旗肃穆,百官齐集。与往日相比,今日的朝会更多了几分锐意进取的决绝之气。

大朝会伊始,礼部尚书白时中便手持玉笏,出班朗声奏道:“陛下,臣奉旨与礼部、翰林院共议新政纪元,参详古典,考究时宜。以为‘政和’年号,已彰陛下革新内政、协和万邦之志,然今国势日隆,武功赫赫,南疆待平,宜启新元,以应天命。臣等谨拟‘宣和’二字,取‘宣威德于四海,致太和于天下’之意,伏请陛下圣裁!”

“宣和……”赵佶于御座之上,轻声咀嚼着这两个字,目光扫过台下屏息凝神的百官,缓缓颔首,“宣威致和,内修文德,外彰武备,以期天下安宁。此号甚佳,准卿所奏。自明年正月初一始,改元宣和!望诸卿同心同德,共襄此宣和盛世。”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山呼,标志着大宋即将进入一个以宣和为号的新纪元。

年号既定,议题迅速转向当前最紧要的南征大计。总参谋使吴敏手持兵部与总参谋司联合拟定的方略,出列奏对。

“陛下,新年号寓意深远,我王师亦当以赫赫战功,为宣和之年铸就基石!”吴敏展开奏章,“鉴于南疆多山岭、林莽,地势险峻,气候溽热,大军团难以展开,且补给艰难。经总参谋司与云南参谋司详细推演,此次征讨交趾并平定云南路叛乱,决议采取‘精兵锐进,分批投入’之策。”

他详细阐述兵力部署:“前期,共投入八万精锐,分作三路:

“第一路,中枢锐士,共三万人。?此路为我军攻坚破锐之核心,下辖三军:

其一,神机营一军,优先换装燧发枪及部分轻型红衣炮,于实战中检验新式火器之威,磨炼新式战法。

其二,龙骧军铁骑一军,于平原开阔地带策应冲击,震慑敌胆。

其三,龙骧军振武军一军,此军专擅山地攀爬、林莽作战,为陆路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第二路,广南行营,共一厢,三万人。”吴敏继续道,“行营都总管赵遹已厉兵秣马多时,熟悉当地情势。此厢将士多为南方人,耐瘴气,习水土,将为大军之基干,负责清剿叛军,巩固后方,并策应主力进攻。”

(注:按新军制,每厢辖3军,每军满员一万人;每军辖4营,每营2500人;每营辖5都,每都500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