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非花却比花香久,似雪还比雪暖身(2/2)
赵佶闻言,心中慰帖无比,继续问道:“那种这木棉,可还费力?司农寺教的新法,管用吗?”
老农连连点头:“管用!咋不管用嘞!就是伺候起来要精心些,何时间苗,何时去除顶芽,何时促进分枝打顶,官家……哦不,是司农寺的大人们,都派了人来教!就是这摘棉花费工夫,得一点点从壳里剥出来,不过想着能换钱,再费工夫也值得!”
“好好好,”赵佶笑意更深,“费些工夫不怕,有了好收成,日子就有奔头。朝廷正在打造新式纺车,往后这棉花纺线织布更快,价钱也能更便宜,到时候,说不定老丈您自家也能穿上这棉布衣裳了。”
“哎呦!那可真是……真是天大的好事!”老农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是憨厚地笑着,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朝廷……朝廷真是替咱们小老百姓着想啊!又是分田,又是教新法子种地,如今连穿衣都惦记着……这真是……真是圣天子在位,咱们才有这好年景啊!”
听着老农这发自肺腑、虽质朴却情真意切的话语,赵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什么赫赫武功、什么朝堂争斗,最终都要落实到这田垄间的收获,落实到百姓脸上这满足的笑容上,才是真正的盛世根基。
他又与老农们闲话了几句家常,问了问赋税、家中儿女等情况,这才在老农们感激和敬畏的目光中,登车离去。
车驾重新启动,赵佶回头望去,那片洁白如雪的棉田在秋风中轻轻波动,与远处汴京巍峨的城郭遥相呼应。他心中充满了力量,改革虽有阻力,前路虽多艰险,但只要能给这天下苍生带来实实在在的温饱与希望,那么一切努力,便都是值得的。这田间的“白雪”,温暖的不只是即将到来的寒冬,更是一个帝国未来的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