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儿时的汽油味依旧(2/2)
“好!”赵佶赞道,“汽油军用,煤油民用,各得其所。霍云中,朕便将这火油提纯司交予你全权负责,秩俸提升两级,专司此事!首要确保安全,其次方是产能。”
霍云中大喜过望,连忙跪谢:“臣霍云中,必竭尽心力,不负陛下重托!”
处理完火油之事,赵佶将目光转向一旁有些局促的鲁晟:“鲁卿,朕观你神色,那热气球之事,似乎进展不顺?”
鲁晟苦笑一声,躬身道:“陛下明鉴。臣等按陛下构想,以丝绸涂刷桐油、鱼胶尝试制作球囊,然……难点颇多。其一,燃料不佳,寻常薪柴、油脂,热力不足且难以持续,无法使足够大之球囊升空;其二,控火极难,火大风疾则易焚毁球囊,火小则无力;其三,球囊材质,既要轻盈,又需耐热防火,实难两全。至今……数次试放,皆未能成功载物离地。”
赵佶沉吟片刻,他知道这些困难在当下确是实实在在的。他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开口,提出更具体的指导:
“鲁卿所虑,皆是关键。朕有些想法,或可一试。”
“其一,燃料。寻常油脂薪柴自是不行。格物院可尝试用多次蒸馏之法,制取浓度极高之酒精。不同蒸馏次数,可得不同浓度之酒精,其燃烧热力远胜寻常燃料,且更易控制。此物或许可为升空之力。”
“其二,控火。可设计一专用之双层青铜燃烧器。外层对流入之燃料进行预加热,使其更易气化;内层则做成细孔喷头,使气化之燃料呈雾状喷出,遇明火则充分燃烧,既增热力,又便于通过调节燃料流量来控制火势大小。”
“其三,防火。球囊材质,丝绸虽轻,却易焚。可尝试以厚实丝绸为基,反复浸渍明矾溶液,明矾有阻燃之效。其理,可参考‘孔明灯’。如此或可制成兼具轻盈与一定防火能力之气囊。此外,燃烧器与气囊底部之间,需设青铜隔热网,防止火焰直接舔舐囊体。”
鲁晟听着赵佶这一番远超当下认知的详细技术指引,先是目瞪口呆,随即眼中爆发出狂喜与思索的光芒。酒精、双层燃烧器、雾化喷射、明矾浸渍……这些闻所未闻的概念,却仿佛为黑暗中摸索的他打开了一扇透光的窗户!
“陛下……陛下真乃天人也!”鲁晟激动得声音发颤,“臣……臣明白了!酒精制取,格物院已有基础!双层燃烧器、明矾浸渍……臣回去后立刻召集工匠,按陛下指引尝试!有此方向,臣等必能攻克难关!”
赵佶微微一笑,勉励道:“此非一日之功,无需急于求成。循序渐进,反复试验,记录每一次失败与改进。朕期待看到,我大宋的旗帜,有朝一日能飘扬于九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