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宋骑天下 > 第175章 人间烟火

第175章 人间烟火(2/2)

目录

“其三,谓之火柴。”赵佶又抛出一个新名词,“如今生火,多用火镰火石,甚是麻烦。尔等可试制一小木梗,其一端蘸以硫磺、硝石、铅丹等易燃之物。另备一涂有其他摩擦易燃物之粗糙纸片或木片。取火柴头与之摩擦,令其瞬间发火,取火极其便捷!此物若成,家家户户必备,其利虽薄,然销量巨大,亦不可小觑。”

这个火柴的构想,更是让众人眼前一亮!若能如此轻松取火,无疑是极大的便利!

赵佶总结道:“此三物,奶糖、肥皂、火柴,看似小巧,却关乎百姓日常之‘食’、‘洁’、‘用’。朕意,可在汴京周边,单独设立几处民生作坊,由将作大营派出精干匠人指导,招募民间工匠、雇工进行生产。一来,可将部分并非核心机密的技术惠泽于民,改善民生;二来,可增加朝廷收入,充实国库;三来,亦可安置部分闲散劳力,稳定地方。”

他看向苏启明和宇文恺:“此事,便由工部与将作监协同办理。选址、建坊、招募、生产、销售,需拟定详细章程。记住,初期限于京畿,严格管控配方,待成熟后再考虑逐步推广至各路。质量务必保证,价格需设定合理,既要有利可图,亦不可盘剥过甚。”

“臣等领旨!”苏启明与宇文恺躬身应道。他们明白,皇帝这是要将部分技术红利反哺于民,同时也在探索一条以技养技、可持续发展的新路。这些小玩意儿带来的利润,或许就能支撑起部分军工研发的巨大开销。

“技术之道,始于强兵,终于富民。”赵佶最后慨叹道,“望诸卿既要有铸剑开山的魄力,也要有织布造糖的耐心。让这煌煌盛世,不仅有铁血功勋,更有烟火温情,方是朕之所愿。”

会议至此,圆满结束。众臣工与工匠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沉甸甸的责任,各自散去,准备将皇帝描绘的这幅涉及军工、重工、民生的宏大技术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赵佶站在议事堂门口,望着山谷中忙碌的工坊和袅袅升起的炊烟,心中充满期待。他知道,当奶糖的甜香、肥皂的清香、以及未来火柴那瞬间亮起的火光,融入大宋百姓的日常生活时,这个帝国,才真正开始走向一个由内而外、根基牢固的强盛时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