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铁流奔涌 雄师云集(2/2)
他最后总结道,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提高:“陛下,依目前产能,已可满足十万大军高强度作战三月之军械、箭矢消耗!且后续随着工匠愈发熟练,新坊区陆续投产,产能仍有提升空间!臣敢以项上人头担保,绝不让前线将士因器械短缺而徒增伤亡!”
赵佶听完,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近几个月来最为舒展的笑容:“好!好!苏卿与将作大营所有工匠,立此大功,朕心甚慰!所有参与工匠,赏赐倍之!待凯旋之日,另行封赏!”
就在工坊区的铁流日夜奔涌之时,帝国的军事调动也进入了最后阶段。
正月十五刚过,京西郊外,一支风尘仆仆却军容严整的大军,终于抵达了预定驻地。正是永兴军路安抚使张叔夜,亲率其麾下两万西军精锐,如期而至。张叔夜本人年近五旬,面容清癯,目光锐利,一身戎装更添几分儒将风范。其麾下士卒多来自陕西,久经战阵,带着一股与京营禁军不同的剽悍与沉稳定之气。他们安营扎寨,动作迅捷而有序,显示出极高的军事素养。
几乎前后脚,京北郊外,另一支队伍也浩浩荡荡开来。秦风路经略使刘法,率领着他精心挑选的一万五千蕃汉精兵,也抵达了指定区域。刘法身材高大,肤色黝黑,是典型的西军悍将形象。其部卒构成复杂,既有汉人健儿,亦有归附的羌、蕃勇士,装备或许不如永兴军统一,但那股混杂着野性与血勇的气息,却令人不敢小觑。他们擅长山地作战与长途奔袭,是攻坚拔寨的利器。
两支生力军的到来,使得汴京周边的军事力量瞬间膨胀,营寨连绵,旌旗蔽日,操练的号角声与马蹄声终日不绝。一种大战将至的浓烈氛围,彻底冲散了年节的最后一丝慵懒。
赵佶并未立刻召见张叔夜与刘法,而是通过“北征行营参谋司”,向他们下达了详细的驻地、补给命令,并要求他们即刻开始与殿前司诸军进行协同演练,尤其是熟悉新式旗号、传令流程以及步、骑、弩之间的配合作战。
汴京城,这座帝国的核心,仿佛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兵营和军工厂。前方是磨刀霍霍的数十万大军,后方是炉火不熄、机杼不停的军工基地。一条无形的、却坚实无比的战争供应链已经铸成。所有的准备,所有的等待,都只为了一个目标——在冰雪消融、春草萌发之时,将那面尘封已久的宋字大旗,重新插上燕云十六州的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