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宋骑天下 > 第80章 监国稳朝 盐利风波

第80章 监国稳朝 盐利风波(1/2)

目录

赵佶在将作大营的时间里发现太子赵桓虽初掌监国重任,略显青涩,遇有重大或疑难之事,仍需快马请示行在或询于辅政大臣,但其性情敦厚,行事谨慎,于守成维稳一道,竟颇有章法。加之李纲、陈过庭等重臣尽心辅弼,朝政运转倒也算平稳有序,并未因皇帝短暂离京而生出大的波澜。这令赵佶心中稍安,能更专注于北伐大计的筹谋。

这日大朝,垂拱殿内,议题迅速切入正题。

参知政事李纲率先出列,手持奏章,声音朗朗:“陛下,太子殿下,关于汴京军工作坊迁移至京西将作大营一事,臣等已拟定具体细则。”他详细奏报,“迁移将分三批进行:首批,弓弩院及箭矢相关作坊,因工序相对独立,且‘分段专作’之法易于推行,即日启动,预计半月内完成迁移;第二批,东西作坊及斩马刀局,涉及锻打、热处理等,需待首批安置妥当后,于月末迁移;最后一批,军器监本部及核心甲胄作坊,工艺最复杂,待年前完成迁移。所有匠人及其家眷安置、设备拆卸运输、沿途护卫、新坊区划设等事宜,均已责成工部、枢密院、皇城司分头落实,确保迁移期间,军工生产不辍,且整合后产能能依陛下所望,大幅提升!”

李纲汇报条理清晰,规划周详,显然下了苦功。赵佶微微颔首:“甚好。此事关乎国本,李卿与诸位爱卿需严格督促,按期完成,不得延误。”

“臣等遵旨!”

李纲退下后,户部侍郎张克公面带喜色出列奏报:“陛下,太子殿下,莱州新盐场推行滩晒法,成效卓着!截至本月,莱州盐课同比旧法时期,已增四倍有余!盐质纯净,运输便利,商贩踊跃。依此态势,预计至岁末,仅莱州一地,盐利便可超过去年全国盐利之半数!后续若按计划在两淮、两浙推行此法,臣敢断言,明年此时,我大宋盐利岁入翻倍,绝非虚言!此皆陛下圣明独断,革新盐政之功!”

张克公话音落下,殿内响起一片低低的赞叹之声。盐利乃国家岁入支柱,若能翻倍,对于如今各项开支巨大的朝廷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喜讯。赵佶脸上也露出了些许笑意,开源初见成效,北伐的底气便又足了一分。

然而,这喜悦并未持续多久。只见一位官员面露难色,手持笏板出列,正是新任的两淮都转运使王永年。

“陛下,太子殿下,张侍郎所言盐利大增,确是可喜。然……然臣治下两淮盐区,推行新法,却……却阻力重重,步履维艰啊!”王永年声音带着苦涩,“两淮盐场,灶户数以万计,世代以煮盐为生,骤然改为滩晒,诸多老弱灶户无力承担盐田改造之费,亦不谙新法技艺,怨声载道。且……且地方诸多胥吏、原有盐商,其利亦多与旧法相连,明里暗里,多有阻挠。臣……臣恳请陛下、殿下,体恤下情,能否……能否暂缓两淮新法推行之期,容臣徐徐图之,以免激起民变……”

王永年这番话,如同给刚刚升温的朝堂泼了一盆冷水。赵佶的眉头瞬间蹙起。他深知改革必触利益,但没想到阻力来得如此之快,如此直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