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千里眼与芙蓉露(1/2)
庆功宴的喧嚣散去,山谷重归寂静,唯有巡逻士卒的脚步声和远处溪流的潺潺水声隐约可闻。行在内,烛火通明,赵佶毫无睡意。他深知,琉璃的成功仅仅是第一步,北疆的阴云催促着他必须更快地将脑海中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力量。
他从随身携带的包裹中,郑重地抽出两卷精心绘制的纸卷。一卷上面详细绘制着一种奇特的管状物结构,标注着“千里镜”之名,并分拆画出了凸透镜(望远)与凹透镜(显微)的剖面图,旁边用小字注释着原理、焦距、镜片打磨要求等,虽不尽完善,却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另一卷,则赫然写着“酒精提纯法”,绘制了多级蒸馏设备的草图,详细说明了通过反复蒸馏、控制火候以获取高纯度“酒精”的步骤,并提及了其可燃、消毒、以及作为香料溶媒等多种用途。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赵佶便将宇文恺、林灵素以及几位技艺最精湛的光学老匠人召至面前。
“此二物,关乎军国大事与民生福祉,其重要性,不亚于琉璃。”赵佶将两卷图纸分别递给宇文恺和林灵素,“宇文卿,你主持‘千里镜’研制,按图索骥,首要在于镜片打磨,务求光滑匀称,契合焦距。初期不求看得极远,但要清晰。”
宇文恺展开图纸,只看几眼,眼中便爆发出比昨日见到成功琉璃时更甚的精光。他双手微微颤抖,仿佛捧着稀世珍宝:“陛下……此物若成,观测敌情、勘测地形,乃至观星测象,皆可如咫尺之间!臣……臣必竭尽所能!”他身后的老匠人也凑上前看,个个面露惊异与狂热,交头接耳地讨论起如何选用水晶或优质琉璃坯料进行打磨。
“林卿,”赵佶又看向林灵素,“‘酒精’提纯之法在此。你与太医局派来随行的医官合作,先行试制。所得高纯度酒精,一部分交由太医试验其清洗创口、防止溃脓之效;另一部分,立即送往香露工坊,按朕先前所授之法,用以萃取花卉精油,研制香露!”
林灵素接过图纸,他虽更痴迷火药,但对于这种涉及“提炼”、“纯化”的新奇工艺同样充满兴趣,尤其是听到“可燃”、“消毒”等字眼,更是心痒难耐。“臣领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命令下达,整个将作大营仿佛一台精密的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宇文恺那边,立刻组织人手筛选水晶石料,搭建打磨工台,叮叮当当的琢磨声很快响起。而林灵素则与太医们一起,指挥工匠按照图纸改造蒸馏设备,升火试制。
有了明确的方法和高纯度酒精的预期,香露工坊的研制工作也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
下午,阳光斜照进溪流旁的香露工坊石窟内。张充容和李婕妤受赵佶暗示,也早早来到了这里,名义上是“观看”,实则心中也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工坊内,气氛紧张而专注。女官和宫女们小心翼翼地将捣碎的桂花花瓣浸入刚刚由林灵素那边送来的、清澈如水却气味浓烈刺鼻的高纯度酒精中,密封,静置,然后再次进行精细的低温蒸馏分离……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皇帝之前模糊指示和现在提供的“溶剂”进行的摸索。
当负责操作的老宫女,颤抖着从冷凝管末端接收器里,收集到第一滴清澈透明、散发着浓郁而纯正桂花香气的液体时,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鼻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