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破旧立新(1/2)
金使的傲慢与窥探,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赵佶心中对旧有秩序的最后一丝容忍。他知道,再也不能有任何拖延,必须以雷霆万钧之势,破旧立新!
翌日,连续数道中旨如同雪片般飞出宫闱,震动了整个朝野。
第一道旨意,直指民怨沸腾的“花石纲”及诸多以“应奉”为名的扰民工程:
“朕静思己过,往昔为求奇石异木,兴‘花石纲’等役,劳民伤财,实乃德政有亏。自即日起,罢停所有花石纲、生辰纲等一切非紧急、非必要之工程采办!已征发之民夫,即刻遣返还乡,发给路费。各地为应奉所设之局、场,一律裁撤!相关官吏,转调他用。敢有阳奉阴违、借机盘剥者,严惩不贷!”
这道旨意迅速传遍京城,并随着驿马飞驰四方。消息传出,汴京街头,尤其是那些曾被征发过民夫、或被强征过奇石花木的人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随即爆发出阵阵欢呼。东南各地,那些深受“花石纲”之苦的州府,更是如释重负,许多百姓甚至焚香祷告,感激“圣天子”终于体察民情。这道旨意,在政治上为赵佶赢得了巨大的民心,也极大地缓解了地方上的矛盾,为新政的推行创造了更宽松的环境。
紧接着,第二道旨意,关乎未来人才大计:
“国势维艰,需才孔亟。然科举取士,偏重文辞,于实务多有疏漏。着令礼部、吏部及参知政事李纲,即刻颁布‘实务特科’章程,昭告天下!各州县务须晓谕官民,凡通晓数算、律法、地理、工造、农桑、医药等实学者,不拘出身(吏员、工匠、商贾子弟皆可),皆可由地方官或相关衙署举荐,于今秋齐聚京师,参与特科试!中式者,朕将不次擢用,分派六部、军器监、钱引务及各路州县,充任实务官职!”
这道旨意,如同在平静的士林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传统的士大夫阶层哗然,抨击此举“败坏纲常”、“以浊乱清”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对于那些身处下层、身怀实学却苦无晋身之阶的胥吏、工匠乃至商贾子弟而言,这无疑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权力和抱负的新大门!暗流涌动之下,无数人开始摩拳擦掌,准备抓住这前所未有的机遇。
与此同时,在枢密院衙署内,一场关乎军队根本的会议正在紧张进行。赵佶亲自到场,召见了枢密使郑居中、知枢密院事吴敏、同知枢密院事王麟,以及权知殿前司公事种师中、侍卫马军司都指挥使姚友仲、权知侍卫步军司公事何灌等所有在京的军队核心主官。
赵佶没有任何寒暄,直接抛出了他深思熟虑后的军队改革方案:
“金人铁骑之威,尔等昨日已有目睹。我朝旧军制,兵不识将,将不知兵,遇敌则溃,非改革无以图存!朕意,全面深化‘将兵法’!”
他目光扫过在场将领,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知道这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事情。
“其一,于边境及重要军州,设立相对固定的‘将’级作战单位,每将辖兵三千至五千不等。主将拥有对该部军队更充分的指挥权、训练权乃至一定程度的军官任免建议权,使之兵将相习,如臂使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