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1977年高考又一春 > 第129章 公社五大员

第129章 公社五大员(1/2)

目录

“工业券?”胡悦愣了,“我只听过粮票、布票,还有专门买自行车的票?”

“那叫工业券,专门针对自行车、缝纫机这些工业产品,”吴运才摇了摇头,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几张泛黄的纸片——1972 年的工业券,像褪色的蝴蝶标本似的压在玻璃板下,“这玩意儿一般只给工厂职工和单位人员发,农民根本拿不到,除非拿好东西换。我当年那 5 张券,是我爹把准备打棺材的杉木,换给了运木材的司机,司机又给供销社主任塞了条大前门烟,才换来的。”

胡悦听得咋舌:“5 张工业券这么金贵?”

“你算笔账就知道了,”吴运才的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5 张工业券,相当于 5 个人一个月不买肥皂(省肥皂票),5 个农民一个月不点煤油灯(省油票)——那会儿工资全国统一,我刚工作时,一年才攒两张,我爹工龄长,一年也才四张,攒够 5 张,足足等了两年!”

“那怎么活下去啊?”胡悦忍不住问。

“能怎么活?省着过呗!”吴运才叹了口气,“不过现在宽松点了,单位的小盛前阵子买了辆大金鹿自行车,花了160 块,那是他攒了大半年的工资,顿顿吃窝头就咸菜,有回饿昏在粮库,还是保管员偷着塞了把战备黄豆,才缓过来的。”

胡悦看着玻璃板下的工业券,又想起双沟村社员们攒票的模样,忽然明白:在这个票证年代,一件看似普通的自行车,背后藏着多少人的辛酸。她端起桌上的热水,喝了一口,心里却在琢磨:以后要是在公社能帮上忙,得想办法让社员们少走点弯路,别再为一张票愁白了头。

吴运才夹着烟,给胡悦勾勒出小盛的模样:“小盛一个月工资才三十块,他媳妇在大队小学代课,一个月就十几块,俩口子除去油盐酱醋、孩子的学费,一个月顶多剩几毛钱。为了买自行车,他从大半年前就开始抠搜——发了工资就往公社信用社存,手里紧得跟啥似的,天天啃咸菜窝窝头,就着白开水往下咽,一周都见不着半点荤腥。”

“那他撑得住?”胡悦忍不住问。

“撑不住就往同事家串门啊!”吴运才笑出了声,烟蒂在烟灰缸里磕了磕,“大伙儿都知道他攒钱买车,也都体谅——每次公社有公办招待,就喊他去‘照顾客人’,其实是让他趁机吃口肉、喝口汤,补补身子。他也机灵,每次都把客人照顾得妥妥帖帖,自己也能偷偷填填肚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