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刺头闯祸(2/2)
上一天课记三分,剩下四分要靠地里靠务工成绩挣,这样才够领每天的口粮。
农忙时节,孩子们上小半天课,中午和下午跟着大人下地。两位老师上课的工分就降到两分,另外五分要靠在地里干活补齐。逼得这两位先生一下课就得抢镰刀割麦子。
这么一来,大伙儿心里的不平才渐渐平息。
刘文农还要求各生产小队给知青们分自留地,之后把分到的指标统一归到大队,单独给知青们划出一整块地来,让他们和社员一样靠劳动挣工分,年底按工分分粮分钱,空缺的口粮部分通过打理自留地来弥补,强调待遇必须一视同仁,不能排挤。当然,更不能搞特殊。
知青们也并非传说中那么吃不得苦、或者说“娇气十足”。他们有文化,说话斯文,种地也能用上些书本知识,提高产量,各小队社员都挺欢迎他们,生活上也能帮就帮,也不生分。
为了让知青们更快融入到农村生活中来,刘文农让苏文明负责村里所有知青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生产安排。男知青由胡伟协助管理,女知青则由王婷负责。
繁重的农活磨红了他们的皮肉,风吹日晒染黑了他们的脸颊。那刚来时白净的手,如今也布满了厚茧,粗糙得和村里老农没什么两样。
光看外表,他们几乎就是本村人了。只是,心底那份想回城的渴望,却像野草一样疯长。
这渴望久而久之,就染上了知青们的眉梢眼角,让他们时常显得沉默寡言,闷闷不乐。
这源头该从何说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