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做好迎接考验的准备(1/2)
省纪委的初步调查结论,如同一块投入汹涌暗流的巨石,虽未能瞬间平息所有波澜,却也让水面下的某些躁动暂时收敛。调查组公开表示,未发现秦宇轩在扶贫电商平台项目中有违规干预行为,苏晓明公司的中标程序合规。这份通报,暂时驱散了笼罩在秦宇轩头顶最浓重的乌云。
然而,政治的天空,从未真正晴朗。高省长那边异常沉默,仿佛之前的举报风波与他毫无干系。但秦宇轩和方文谦都清楚,这更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对手绝不会因为一次失手而放弃,他们一定在酝酿新的、更隐蔽的攻势。
果然,人事调整的议题再次被提上日程。尽管有秦宇轩的据理力争和多方斡旋,最终版本的调整方案,还是将他麾下两名得力干将调离了关键岗位,其中一个被平调至省政协某专门委员会,明升暗降的意味明显。作为交换,秦宇轩极力推荐的另一位干部,得以接任了其中一个空缺,算是勉强保住了一个阵地。
这场人事博弈,看似各有得失,实则秦宇轩损失更重。他失去的是能够精准理解并强力执行他改革思路的左膀右臂。新上任的干部,能力或许不差,但磨合需要时间,而改革最耗不起的就是时间。
“省长,他们这是在一点点蚕食我们的力量。”方文谦忧心忡忡。
秦宇轩看着窗外,目光深远:“文谦,记住,真正的力量,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我们做的事情是否符合发展规律,是否顺应民心所向。人事可以调整,但发展的大势,不是个别人能轻易扭转的。”
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后续工作中。尽管他主动回避了最终的报送环节,但前期扎实的工作和本省突出的优势,依然让申报材料在初评中获得了高度评价,成功进入了最后的答辩评审阶段。
答辩,将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京进行。这是一个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
就在答辩团队组建前夕,一个意想不到的变量出现了。中央突然出台了一份关于规范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防止恶性竞争和过度负债的指导意见。这份文件本身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但在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解读下,却成了攻击示范区建设,尤其是质疑“国家试验区”申报合理性的“尚方宝剑”。
省内保守势力的声音再次抬头,质疑在现行政策环境下,如此大规模、高投入的试验区建设是否“合时宜”,是否会加重地方债务负担,甚至有人隐晦地提出,是否应该主动放缓步伐,或者降低申报规格。
这股风潮,直接影响了答辩团队的信心,甚至有一位原本确定的随行专家,以“身体不适”为由婉拒了参加。
形势陡然变得严峻起来。如果不能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仓促赴京答辩,效果可想而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