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寒门的仕途传奇 > 第262章 市长提名

第262章 市长提名(1/2)

目录

1999年10月8日,省委会议楼,三层常委会议室的窗棂外还带着秋末的凉意,室内的铜制台灯却将长条实木桌映得暖亮,空气中飘着刚打印好的干部考察材料的油墨味,一场关于康安市人事调整的讨论正悄然展开。省委书记林致远指尖按着两份材料,抬眼看向在座常委:“今天议题有两个,一是康安市市长赵凯同志调任邻市市委书记,二是研究秦宇轩同志接任康安市市长的提名,先请组织部汇报情况。”

组织部长李刚推了推黑框眼镜,将秦宇轩的履职报告分至各席,声音浑厚而清晰:“秦宇轩同志1994年9月到康安工作,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五年多来在反腐攻坚、产业扶贫等关键领域,都交出了沉甸甸的答卷。尤其在查办杨明礼案中,他展现出的担当令人印象深刻——杨明礼长期盘踞康安,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故意杀人、非法采矿、行贿、非法持有枪支,更通过豆腐渣工程、暴力围堵群众等行为触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涉案十余项罪名,背后牵扯利益链条复杂。秦宇轩同志顶住匿名威胁,在保存证据时遭遇袭击,身负重伤。对待腐败分子毫不留情。协致追回资产数10亿元,为17户被暴力侵害的群众讨回公道。

他牵头制定《康安市工程质量终身追责办法》《涉黑涉恶线索举报奖励机制》,从制度上铲除黑恶滋生土壤,1995-1999年康安涉黑案件发案率下降78%,群众安全感显着提升。”

“在产业与扶贫领域,他的实绩同样突出。”李刚翻页继续说道,“1996年他牵头对接世行贷款乡村振兴项目,历时一年谈判争取到3.2亿美元专项资金,这笔资金重点投向林业经济升级、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与扶贫产业培育——改造低产林15万亩,建设标准化茶产业园20个、林下种植基地60个,配套修建山区产业路300公里,直接带动30万群众受益,其中18万山区群众通过林业、茶叶产业实现年均增收超2500元,9200户贫困户依托项目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稳定脱贫,康安4个贫困乡提前一年摘帽。”

“此外,他的综合履职能力覆盖多领域。”李刚补充道,“应急处置上,1994年刚到任就遇上特大洪灾,驻守一线11天转移群众1.2万人、抢修河堤30公里,后续制定的应急预案完善了三级响应体系,去年汛期再守堤坝七天七夜实现‘零伤亡’;工业上,主导中小企业计量体系合格确认,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提升2.1个百分点,对接汉江梯级开发完成前期勘测;教育上,选派120余人支教基层,促成2所职校升级,保障镇坪、旬阳‘两基’验收通过;分管财政招商连续三年考核全省前三,今年引进的电子元件产业园预计带动2万人就业。”

话音刚落,常务副省长周明远放下钢笔,笔帽“咔嗒”一声轻响:“秦宇轩同志的硬气和实绩我认可,但他才36岁,康安作为省会,市长要统筹的事务远比专项工作复杂。他任常委、常务副市长五年多,虽经受过反腐、救灾的考验,但全局协调能力是否能应对省会治理的广度与深度?这得打个问号。”

“周省长的顾虑能理解,但‘敢碰硬、善成事’正是他的核心优势。”宣传部长王丽接过话头,“我调研时听基层干部说,推进世行贷款项目时,他为摸清30万受益群众的实际需求,跑遍了康安28个山区乡镇;杨明礼案后整改工程质量,他亲自带队抽查20个在建项目,绝不放过任何安全隐患。康安现在需要的就是这种能把事办到底、办到群众心坎上的干部,年龄绝不是衡量能力的唯一标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