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调研:矛盾初显(1/2)
李伟宣布完任命,会议室里的掌声又响了一阵。陈磊起身笑着提议:“李部长一路奔波,中午咱们简单吃顿便饭,送您返程。”众人纷纷附和,簇拥着李伟往楼下走。
饭桌上,气氛算不上热烈,却透着务实。李梅、张诚不时穿插着汇报康南灾后的基本情况,陈磊、赵峰、秦宇轩则借着机会,仔细请教灾后重建的政策方向。李伟听得认真,末了反复叮嘱:“新班子得尽快磨合,先把救灾的架子搭稳,群众的事,一刻也等不得。”
饭后送走李伟,已是下午两点。秋日的阳光斜斜洒在县委大楼前,陈磊看了眼手表,立刻让办公室通知:“原定的调研安排会,下午三点接着开,四套班子成员务必到齐。”
三点整,会议室里再次坐满了人。陈磊走到主位坐下,开门见山,语气比上午多了几分急切:“李部长刚走,把灾后重建的担子正式交到咱们手上了。眼下最要紧的,就是摸透康南的‘灾情底数’和‘发展家底’,不能瞎忙活。”
他顿了顿,将面前的调研方案初稿推了推:“我提议,从明天开始,分四组深入12个受灾乡镇,用一周时间做全面调研——既要把灾情核准,更要把对策找实。”
工作人员随即分发方案,陈磊指着方案逐条细化:“第一组我带队,负责生态修复与文旅重建,重点看沿江景区、生态保护区的受灾情况,县委办、文旅局的同志跟我走。”
“第二组赵峰同志牵头,带农业局、水利局的人,核心是摸清农田、水利设施的损毁程度,还得对接秋种补种的事,不能误了农时。”
“第三组宇轩同志负责,主攻工业恢复与民生保障,一边帮受灾工厂解复产难题,一边查群众的安置、饮水、就医情况,县政府办、工信局、民政局的人跟上。”
“第四组高明同志牵头,同步查干部作风,重点盯救灾款物发放和工作落实,确保调研不走过场。”
这个紧扣重建的安排,让台下响起细碎的讨论声。李梅率先点头:“组织部全力配合,不仅给作风调研提供干部档案,还会抽调专人参与督查,绝不让救灾打折扣。”
张诚也跟着接话:“人大安排两名副主任,分别去农业组和民生组,既监督调研过程,也帮基层把声音传上来。”
赵峰拿起笔,在方案上圈出“西部板栗产区”几个字,抬头说:“农业组明天先去这里——通组路被洪水冲断了,板栗储存仓库也塌了,村民怕果子烂在地里,已经反映好几次了。”
他补充道:“我让农业局的同志提前联系了乡镇,明天一早直接出发,争取当天就把受损情况统计清楚,也好早想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