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班子症结与临危受命(2/2)
“老周,康南班子空缺一天,民生就可能滞后一天,得尽快补人。”林书记的声音带着考量,“秦宇轩我观察了不短时间了,基层经验扎实,做事不搞花架子,还懂信息化。之前解决果农和罐头厂的事,都从实际需求出发,没走弯路。让他去当代理县长,既能理顺工作,又能重建百姓信任,你觉得怎么样?”
电话那头的市委书记郑宣仁没犹豫:“林书记推荐的人,我们信得过!康南就缺能干事、聚人心的干部,秦宇轩履历太符合了。我马上让组织部门开会走流程,三天内发任命,让他尽快到岗。”
挂了电话,林书记叫秦宇轩来办公室。他拿出康南县民生简报,指着“部分村饮水管老化”“乡镇道路修补滞后”的标注,语气沉了几分:“宇轩,康南情况不复杂但棘手。你去了抓三件事:一是‘稳队伍’,别让班子内耗再延续,把人心拢住;二是‘办实事’,先换老化水管、补坑洼乡道,让百姓看见变化;三是‘明账目’,把每笔资金、物资去向公开,赢回民心。”
秦宇轩双手接简报,指尖抚过标注,沉声回应:“林书记放心,我绝不让班子问题拖民生后腿,也绝不让百姓信任打折扣。遇到难题我会及时汇报,不蛮干。”
林书记拍了拍他的肩:“我信你有能力。记住,不用急着出成绩,打牢基础、捂热民心才是根本,也要顾好身体。”
三天后,秦宇轩收到地委的正式任命——康南县代理县长,即刻到岗。他收拾东西时,把《年度政策落地报告》初稿放进公文包,又拿出一封泛黄的信纸仔细叠好。那是临溪乡王大叔的感谢信,歪歪扭扭写着“秦同志,苹果卖了好价钱,能给娃交学费了”,这信总能提醒他基层工作的意义。
窗外阳光落在任命文件上,“康南县代理县长”几个字格外清晰。秦宇轩拿起公文包,对镜子里的自己轻声说:“康南的事,得一步一步来,先解班子的结,再暖百姓的心。”他转身走出办公室,脚步坚定地朝康南走去——那里有等着理顺的工作,有需要帮的百姓,更有他新的责任与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