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归程与报告递交(2/2)
秦宇轩快步上前,双手从网兜里掏出牛皮纸文件袋,又从孙工手里接过软盘,一并郑重递过去:“林书记,这是调研总结报告、往来书信和原始数据软盘,每一页内容、每一个数据,我们都逐字核对过,保证真实准确。”
林书记接过文件袋和软盘,指尖摩挲着粗糙的牛皮纸和冰凉的塑料外壳,笑着说:“不用急,先坐下歇口气。四个月扎在基层,你们比我更懂这份成果的分量。”他示意秘书倒来热水,“先说说,基层推进信息化,最难的是什么?”
秦宇轩坐在沙发上,喝了口热水:“最难的是‘怕’——怕学不会、怕出故障、怕政策跟不上。后来我们发现,只要把系统做简、把培训做细、把政策做实,大家自然愿意接受。比如东风乡的老会计张秀莲,从连键盘都不敢碰,到现在能教别人操作,就是最好的例子。”
孙工接着说:“我们根据三地基础,做了三种系统版本:红星镇从零起步用基础版,岚水有基础用升级款,东风乡薄弱就用极简版,这样分类适配,比一刀切管用多了。这些在报告里都有详细说明,软盘里还有系统演示文件。”
赵科补充道:“政策落实上,我们用‘系统公示’代替‘贴公告’,补贴发放后同步录入系统,村民随时能查,误会少了很多。这一点在报告里做了重点阐述,还附了村民的反馈记录。”
林书记翻开报告首页,目光落在“政策精准落地+信息化按需推进”的标题上,不住点头。他逐页翻阅,时而在数据处圈点,时而在案例旁标注,翻到东风乡电力改造的段落时,抬头说:“基础设施跟不上是基层通病,你们的解决方案很务实,我会让相关部门研究推广。”
不知不觉,窗外的阳光移到了办公桌中央。林书记合上报告,看着三人:“这份报告质量很高,不是空洞的理论,全是实打实的经验。你们先休整两天,下周一开专题会,由你们牵头,给各市县的基层干部做分享,让这些经验尽快落地。”
秦宇轩三人相视一笑,四个月的奔波疲惫,在这一刻都化作了踏实。走出省委大楼时,正午的阳光洒在身上,赵科拍了拍肩上的行李包:“总算没辜负基层的期待。”孙工晃了晃手里的软盘:“这些数据和经验,能帮到更多地方,值了。”
秦宇轩望着办公大楼前的雪松,心里清楚,这场从2月开始的调研虽已结束,但基层信息化的路才刚起步。那些装进行李包的报告、笔记和软盘,终将成为点亮更多乡镇的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