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日常与磨合(2/2)
次日清晨,秦宇轩和老周准时在楼前等候。林致远上车时,看到副驾驶放着一份《调研点路况预判》,上面标着易堵路段和备选路线。“考虑得挺细。”他拿起文件,语气里没多余情绪,却让秦宇轩心里松了口气。
11月4日,省计划委员会送来西安咸兴机场的征地进展报告。秦宇轩按林书记的习惯,将“已达成协议的村民户数”“剩余争议焦点”“明日工作安排”提炼成三条,附在报告首页。林致远看后,只在报告上画了个圈,没多问,张文广私下对秦宇轩说:“书记觉得你抓重点越来越准了。”
与老周的配合也愈发默契。老周熟悉省内各条路线,遇到突发情况总能及时调整;秦宇轩则提前摸清林书记的行程节奏,每次都把时间掐得刚刚好。一次林书记临时加开座谈会,秦宇轩趁中场休息,悄悄跟老周说:“估计要推迟半小时下班,您先去吃点东西,我这边盯着。”老周笑着摆手:“不用,咱们搭档,等书记一起。”
11月5日傍晚,送林致远回家后,秦宇轩和老周在车里简单复盘。“这周顺畅,没出岔子。”老周发动车子,“林书记对细节要求高,你这几天开门、递水的时机,都卡得挺准。”
秦宇轩望着窗外掠过的大院路灯,手里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标注——“书记周三下午易疲劳,茶水水温稍降”“老周习惯提前十五分钟备车”。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串联起试用期的日常。
车子驶出大院,秦宇轩知道,这几天的平稳度过,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秘书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全在日复一日的踏实与细致里。唯有把这些日常磨成习惯,才能真正跟上林书记的节奏,扛住这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