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新店待启宿舍夜话(1/2)
1979年早春的西安,寒意还未完全消散,骡马市的街头已透着几分热闹。秦宇轩蹲在“徐记家常菜”的店门口,正帮着瓦匠师傅递水泥。新租下的店面里,徐老板带着两个帮工忙着刷墙,白石灰水的气息混着木料的清香,在空气里酿出几分生机。四十平米的空间里,灶台已修补妥当,四张八仙桌擦得锃亮,墙角的新菜柜上,还摆着秦宇轩昨天从南小巷店搬来的几瓶酱油和醋。
“轩子,歇会儿吧,剩下的活我盯着就行。”徐老板擦了擦额头的汗,把一块干毛巾递过去,“明天就试营业了,你赶紧回学校,别耽误了开学。”秦宇轩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望着门框上刚挂好的木质招牌——“徐记家常菜”五个红漆字虽简单,却透着踏实劲儿。“徐叔,那我先回学校,明天一早过来帮忙备菜。”他拎起帆布行李袋,又叮嘱了两句食材采购的事,才转身往北方交大的方向走。
傍晚时分,秦宇轩走进3号楼302宿舍,推开门的瞬间,热闹的笑声扑面而来。宿舍里的五个兄弟竟都到齐了,各自的行李堆在床边,中间的方桌上已摆起了一小堆“特产山”。
“轩子可算回来了!”新疆来的阿布率先跳起来,手里举着个圆滚滚的和田红枣,“快尝尝这个,我妈特意给我装的,跟鸡蛋一样大!”他说着,把一袋子葡萄干和杏干往秦宇轩面前推,紫莹莹的葡萄干、橙黄的杏干堆在搪瓷盘里,看着就让人眼馋。
秦宇轩刚坐下,北京来的李想就递过一个铁皮盒子:“来,尝尝咱北京的果脯,桃脯、梨脯都有,甜而不腻。”盒子一打开,五颜六色的果脯透着晶莹的光泽,甜香瞬间飘满宿舍。银川来的赵伟笑着从帆布包里掏出两小袋枸杞,又解开油纸包,露出深褐色的牛肉干:“这枸杞是家里晒的,泡水喝补气血;牛肉干是我爸做的,越嚼越香,你们都试试。”
青海来的张海峰把一摞油馍馍放在桌角,馍馍上的芝麻粒在灯光下闪着光:“这是我妈烙的油馍馍,刚出锅的时候脆得掉渣,现在凉了也香,你们随便拿。”兰州来的马海强则小心翼翼地摆上一碟酥皮点心,轻轻一碰,酥皮就簌簌往下掉:“这是兰州老字号的点心,甜而不腻,配茶吃正好。”
秦宇轩笑着从行李袋里掏出两个粗布包,打开第一个,里面是母亲做的腌萝卜干,翠生生的透着清爽,撒着少许辣椒粉,看着就开胃。“这是我妈腌的萝卜干,配粥、就馍都好吃。”他又打开第二个包,里面是几包用牛皮纸裹着的麻花,金黄的麻花缠着细密的芝麻,“这是我来学校前在兴县县城买的,刚出锅没几天,还脆着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