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面馆新计与捷报(1/2)
1978年7月下旬的西安,午后的热浪像裹了层油,扑在脸上又闷又黏。秦宇轩刚下火车,没回宿舍,径直往南小巷的老徐家面馆走——离开这几天,他心里总惦记着店里的生意。
离着老远,就听见小杨清亮的招呼声:“里面请!刚出锅的热饸饹、冰凉爽饸饹都有,您随便选!”秦宇轩加快脚步,掀开门帘,只见店里座无虚席,徐建国在后厨忙着颠勺,老张蹲在灶边添柴,小杨穿梭在桌席间,手里的抹布和点餐板换得不停。
“轩儿回来了!”徐建国从后厨探出头,擦了擦额头的汗,“快坐歇会儿!”
“徐叔,我先搭把手。”秦宇轩摆了摆手,顺手从角落拿起抹布,快步走到刚空出的桌前,麻利地擦净碗筷、收拾残羹,又帮着小杨给邻桌端上两碗凉饸饹,动作熟稔得很。
接下来的一天,秦宇轩没闲着,端菜、收桌、帮后厨择菜,手脚不停,同时也在默默观察。他留意到午间客流高峰时,学生客占了近三成,大多点凉饸饹配黄瓜丝,催餐时总说“赶上课”;傍晚则是住户多,更爱热饸饹配臊子。他把这些细节都记在随身的小本子上,连客人对分量、口味的随口评价也没落下。
收摊后,秦宇轩帮着徐建国清点食材、核对账本,等忙完坐在灶台边,徐建国递过一瓶冰镇汽水:“看你这一天没歇脚,店里没出乱子吧?”
“何止没出乱子,比我在时还稳。”秦宇轩拧开汽水,喝了一口,拿出小本子,“徐叔,我发现个事——大学生客人不少,而且西安的大学多,像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周边,像样的面馆少。咱们有热凉饸饹的配方,还有现成的经营法子,要是在大学附近开分店,准能火。”
徐建国愣了愣,手里的烟袋杆顿了顿:“开分店?得不少钱吧?人手也够不上啊。”
“钱的事我来想办法,”秦宇轩说,“我手里有积蓄,加上这几个月的利润,够租门面、置家伙什了。人手先雇两个麻利的伙计,我和您轮流盯两家店,理顺了就轻松了。”
他又补充:“咱们的优势就是快、实、全——出餐快赶得上学生下课,分量实留得住回头客,热凉搭配全,天热天冷都有得选。选对位置,肯定比单守着一家店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