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轻松应考与归心似箭(2/2)
不到一个半小时,火车就抵达了兴县站。秦宇轩背着包快步走出站台,远远就看见父亲站在路口,手里推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轩儿!”父亲笑着迎上来,接过他的包绑在车后座,“你妈在家炖了鸡汤,说给你俩补补脑子。”
骑车回家的路上,父亲絮絮叨叨地说:“你四姐这阵子拼得很,模拟考全县第三,却不让我们跟你说,怕分你的心。”秦宇轩听着,心里又暖又酸——姐姐和自己一样,都在为了“考大学”这个目标拼尽全力。
推开家门,鸡汤的香味扑面而来。四姐秦宇梅正坐在炕桌边刷题,抬头见他回来,手里的笔“啪”地掉在桌上,眼睛瞬间亮了:“哥!你咋回来了?”
“回来陪你高考。”秦宇轩放下包,把笔记本递过去,“这是我整理的重点,你看看有没有能用的。”
母亲端着盛鸡汤的瓷碗从厨房出来,眼眶微红:“回来就好,快洗手吃饭,汤都炖俩小时了。”
晚饭时,一家人围坐在炕桌旁,聊着各自的近况。秦宇轩说起西安的大学生活,说起老徐家面馆的变化,说得父母和四姐连连惊叹;四姐也说起复习时的难点,秦宇轩趁机给她讲了些考试技巧:“别慌,就像我帮徐叔算食材成本似的,按步骤拆难题,把会的都写对,肯定没问题。”
夜里,秦宇轩躺在熟悉的土炕上,听着窗外的虫鸣,心里格外踏实。从西安的校园到兴县的小院,从兼顾学业与面馆到陪姐姐备战高考,这半年的奔波与成长,都在家人的笑语里有了温暖的落点。
1978年7月7日清晨,秦宇轩骑着父亲的自行车,载着四姐往考点赶。晨光洒在乡间小路上,车轮碾过路面的石子,发出细碎的声响。到了考点门口,看着四姐走进教学楼的背影,他站在老槐树下,心里默默祝福。他知道,此刻的考场里,装着四姐的梦想;而远方的西安,面馆的烟火、校园的书香,还在等着他开启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