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寒门的仕途传奇 > 第40章 数赛交锋与思维回响

第40章 数赛交锋与思维回响(1/2)

目录

1978年5月下旬,西北交大的校园里多了份热闹——全校数学竞赛的通知贴满了各教学楼,一等奖除了荣誉证书,还附带20块钱奖金,这对学生们来说,无疑是不小的诱惑。消息传到宿舍时,阿布头摇得像拨浪鼓:“那题听说难上天,我可不敢凑这个热闹,20块钱还是让有本事的人拿吧!”王建军却拍着秦宇轩的肩膀:“宇轩,你数学课次次满分,这奖肯定得是你的!”

秦宇轩看着通知,心里动了念。他自小对数字敏感,课堂上的数学题总难不倒他,只是这段时间忙着面馆的事,没太多精力琢磨难题。可一想到20块钱能顶一个月生活费,还能借竞赛检验学业底子,他当即报了名。

报名后,秦宇轩重新规划了时间:清晨提前一小时到教室刷竞赛真题,晚自习结束后再留半小时整理错题,面馆那边则和徐叔约好,每周只去两三次帮忙核对账目,其余琐事交给老张和小杨打理。徐建国得知他要参加竞赛,特意叮嘱:“你安心备考,店里有我呢,不用分心!等你拿了奖,叔给你加菜!”

竞赛前一周,数学系的李教授组织了赛前辅导。课上,一道复杂的线性规划题难住了众人,黑板前站着的几个同学都没能给出完整思路。秦宇轩盯着题目,脑海里突然闪过面馆的成本核算表——之前帮徐叔算食材采购量时,他曾用类似的逻辑平衡成本与销量,这不正是线性规划里“最优解”的实际应用?

他站起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解题步骤,从建立数学模型到代入实际变量,一步步推导,最后精准算出最优答案。李教授看着黑板,赞许地点头:“秦宇轩同学把理论和实际结合得很好,这正是数学的价值所在。”台下的同学纷纷投来佩服的目光,王建军更是悄悄比了个“厉害”的手势。

竞赛当天,考场里鸦雀无声。秦宇轩拿到试卷,先快速浏览一遍,发现最后一道附加题格外棘手——涉及动态规划,需要结合多变量分析。他深吸一口气,想起翠华山之行时拆分任务的思路,试着把题目拆解成多个小问题,逐一突破。笔尖在纸上快速游走,时而停顿思考,时而流畅书写,竟渐渐理清了脉络。

交卷时,李教授正好在考场门口,见他走出,笑着问:“最后一道题有把握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