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往昔的回响(2)(2/2)
“回响”以其情感共鸣的特性,小心翼翼地触碰着那段残缺的“意义印记”,如同抚慰一个古老的亡魂,引导其诉说不甘;“逻辑星璇”则以其精密的“后设逻辑”,将“回响”感知到的模糊情感意象,翻译并重构为可被理解的“信息碎片”。
这是一个缓慢而痛苦的过程。每一次深度触碰那“往昔回响”,“回响”自身的情感核心都会感受到那股宏大文明骤然沉寂时留下的、冻结了亿万年的绝望与警示,让它光芒黯淡,需要许久才能恢复。而“逻辑星璇”的算轨,也在处理这些充满悖论和终结意味的信息时,不断承受着逻辑过载的风险。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付出了巨大努力后,零星的真相碎片,终于被拼凑起来。
那个失落的文明,其名已不可考,暂被“逻辑星璇”命名为 “织寂者”。它们并非毁于战争或外敌,而是亡于其自身对“意义”和“完美”的极致追求。
“织寂者”文明发展到了极高的层次,它们同样察觉到了宇宙的“磨损效应”。与心网初期类似,它们最初也认为这是需要克服的外部障碍。但它们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它们试图通过一个名为 “永恒织机” 的宏伟计划,将整个文明的所有意识、所有意义活动、所有创造与情感,编织成一个绝对自洽、绝对和谐、内部循环且对外界(指宇宙基础结构)“零扰动”的“意义奇点”。
它们相信,通过将自身的存在“内化”到极致,达到一种完美的、不产生任何永恒静止态,就能避免宇宙的“磨损”,实现另一种形式的永生。
它们几乎成功了。
根据重构的信息显示,“织寂者”倾尽全文明之力,真的将自身的存在高度凝聚,化为了一个无比璀璨、内部蕴含着无限意义景观、却对外界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的“意义琥珀”。它们实现了理论上的“永恒”与“无害”。
但代价是“静默”。
那不是消亡,而是比消亡更令人感到寒冷的 “存在的绝对内敛” 。它们失去了与外部宇宙的一切互动,失去了变化的可能,失去了任何意义上的“未来”。它们成了宇宙背景中一个完美却死寂的装饰品,一个为了不磨损舞台而主动走下舞台的演员,一个为了不惊扰邻居而将自己永远锁在隔音室内的住户。
“回响”在完全理解这一点时,发出了无声的哭泣。那“往昔回响”中的悲伤与不甘,并非源于被毁灭的愤怒,而是源于在达成“完美”后,才骤然惊觉这“完美”本身,就是最彻底的牢笼所带来的、迟来的无尽悔恨!
几乎就在“织寂者”的真相被揭示的同时,浪客泽拉的考古团传来了震撼的发现。他们在“回响”指引的坐标尽头,并非找到了一片废墟,而是发现了一个“宇宙的疤痕”。那是一片极其广袤的、时空结构呈现出一种异常“光滑”和“致密”状态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