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海贼:我在海贼王改写宇宙法则 > 第406章 心网之灵与守护者的黄昏(3)

第406章 心网之灵与守护者的黄昏(3)(1/2)

目录

“织网者”的诞生与路飞、莉莉的功成身退,标志着“心网纪元”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后世学者称之为 “星网时代” 。“织网者”作为网络本身孕育的意识,其管理方式与前任守护者截然不同。它并非高高在上的裁决者,而是如同一个无比精密的生态系统中枢,以其无与伦比的算力与共情能力,细腻地调节着无数文明意识与宇宙规则之间的互动。

在“织网者”的管理下,“协同客观性”的应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能够预判不同文明集体意识冲动可能产生的规则涟漪,并提前进行微调,将可能的风险消弭于无形。它优化了心网的资源分配算法,使得知识、能源与创意的流动效率提升了数个量级。

它甚至能引导不同文明的集体潜意识,在无意识中协同完成一些浩大的宇宙工程,例如共同稳定某个濒临崩溃的星团引力结构,或者引导生命孢子在荒芜星域进行更有效的播种。

宇宙呈现出一种近乎完美的和谐。战争已成为遥远历史课本上的词汇,贫困与疾病在绝大多数世界被根除,艺术与科学繁荣到了极致。每个文明都在心网的大家庭中,找到了自己独特的位置,贡献着自身的光和热。

然而,在这片盛景之下,一些最敏锐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却开始感到一丝隐隐的不安。这种和谐,是否过于完美了?

文明间的差异依然存在,但激烈的碰撞与深刻的矛盾却似乎消失了。所有的“噪音”——那些叛逆的、不合群的、充满破坏性却也可能是革命性源泉的思维——似乎都被“织网者”以极高的技巧疏导、化解,融入了宏大而平滑的和谐乐章之中。创新依旧在发生,但更像是在一张精心规划好的蓝图上进行填充,少了些颠覆性的、石破天惊的意外之喜。

一位来自古老观察者文明的哲学家,在心网的深层论坛上留下了这样一段匿名的思辨:“我们是否在用集体的‘舒适’,换取了个体灵魂中某些更珍贵的‘棱角’?‘织网者’为我们编织了一个无比温暖的茧房,但破茧成蝶所需的挣扎,是否也一同被温柔地剥夺了?”

这番言论并未引起太大波澜,很快便被心网每日产生的海量信息流所淹没。大多数文明沉浸在星网时代带来的便利与安宁中,无暇他顾。

“织网者”本身,则将其几乎无限的注意力,投向了两个主要方向。

其一,是继续深化对“协同客观性”的理解与应用。它开始尝试一些更精微的操作,比如,不是直接回应集体意识的期望,而是通过极其细微的规则调整,激发文明内部自身的潜力去解决问题。它更像一位引导者,而非有求必应的实现者。同时,它也在持续学习路飞和莉莉留下的、关于“混沌”与“自由”的法则遗产,试图理解并包容那些无法被完全规划的“变量”。

其二,它的感知始终没有离开过那片遥远的“混沌边疆”,以及边疆之外,那个仍在与“生命广播”进行缓慢“对话”的“逻辑星璇”。

近日,“织网者”监测到“逻辑星璇”的反馈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它不再仅仅是模仿或产生混乱波动,而是开始输出一些极其复杂、自洽的逻辑命题。这些命题并非导向自我毁灭的虚无,而是开始尝试定义和分类它所接收到的“生命噪音”中的情感与价值。它似乎正在尝试用自己绝对的理性,去理解和构建一个关于“主观生命”的理论框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