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们的日常琐事 > 九月十五日 晴

九月十五日 晴(2/2)

目录

今天确实有点热,回来的路上我就感觉到了。去的时候因为走得太急,反而没注意到。

回到家又是一身的汗,也不敢立马吹空调,只好坐着用书本扇了扇风。

等歇的差不多了,又开始看书。看得眼睛疼,可还是想继续看,直到把整本书都看完了,才停下来。

我已经很久没像现在这样一口气看完一本书了。只能说这本书的作者太厉害了,文字看起来都很简单,但是串联起来的故事却不简单。有人评论说不输路遥的《平凡之路》,也有人说跟《人世间》差不多。我没看过《平凡之路》,《人世间》也只看过电视剧,所以不好说。但里面的很多故事情节看起来就很真实,就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样,这些人平凡,真实,他们为了生活所做出的种种好的或是不太好的努力,都只是不同人生活的写照而已。说不出来谁是主角,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是主角。他们有自己的真性情,一生沉沉浮浮,有哭,有笑,有悲伤。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里面关于八九十年代人们躲计划生育的场景,那么真实,又那么无力。我记得,那时候人们为了生个儿子,都是躲躲藏藏,有些只躲个一年半载,生下孩子就回家里了。有些却是躲了十多年,在生下一个又一个的女儿之后,才最终生下个男孩子,了却毕生心愿。这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自己破烂不堪的家。村里搞计划生育的,自然知道这家人是躲计划生育去了,所以把他们家的房屋打得稀巴烂。这时候回来,还得找人通融通融,交够一定的罚款,才能重新装修房屋,正式住进家里来。因为生下的孩子太多了,又交了罚款,开始几年的生活过得特别艰难。他们咬紧牙巴过日子,好不容易才把孩子们养大。这期间要背多少人嘲笑,看多少人的白眼。哪像现在,生个孩子还可以领补助。大概是之前计划生育把人们都搞怕了,现在即便是领补助,也没多少人愿意生孩子。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慢慢淡化了。

这本书确实写得好,让人不自觉地就回到了小时候。但是里面大多数女孩子的命运都不太好,这也从侧面反应了过去农村女孩子的命运。那时候女孩子基本上都不怎么受重视,买儿卖女的现象普遍存在。不管是被买的,还是被卖的,其实过的都不是正常人的生活,所以性格大多有缺陷。归根结底,还是那时候普遍都没怎么读书,在老一辈眼里,只要生个儿子,能够传宗接代就是好的。至于读书,或者说改变命运,没几个人会去考虑。

眼看孩子快放学了,我赶紧煮了饭,然后开始炒菜。菜还没炒好,孩子就回来了。没几分钟,先生也回来了。还好今天煮了先生的饭,不然他就只能喝西北风了。最近他总不提前跟我说回不回来吃饭这事,让我挺难做的。煮了不吃,担心放坏了。没煮他的,他回来了又没得吃,也挺头疼。

吃饭的时候,爷俩又开始聊天。先生想说话的时候,还跟我申请,他怕我说他,因为那天他说了,“食不言寝不语”,这才几天时间,他自己就又想说话了呢。算了,懒得和他计较。

晚上先生洗碗的时候,发现孩子今天的饭盒没有带回来。这家伙丢三落四的毛病,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改好。挺无语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