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们的日常琐事 > 八月十六日 晴

八月十六日 晴(1/2)

目录

今天孩子还是没去上学,我们继续在家窝了一天。

早上的面是孩子煮的,他还往锅里煮了点昨天切好的肉片。吃的时候很开心,只不过后来跑厕所就没那么开心了。

上午时间他用手机听了会儿课,我接着看《槐树下的那个人》。原本以为男女主人公可以一直幸福下去的,可是命运从不给人留一点好。就在女儿考上大学,出国留学的时候,男主人公查出患了肝癌,而且是晚期。即便他苦撑着,也还是离开了。后来女儿回国当了医生,又碰上疫情,驰援武汉,回来后感染,没抢救回来。女主人公送走了她身边最亲的所有人。说实话,这书看得人太难过了。怎么苦难都给了女主人公呢?是她上辈子做错了什么吗?这,应该是女版的《活着》。但和徐福贵那样的又不一样。起码徐福贵早些年很作,他受的那些罪,多多少少有报应的成分。可这本书里的女主人公呢,生下来就没过过好日子。七岁被父母卖掉,十五岁嫁了人,原以为她的悲惨命运到那一刻就停止了。不曾想,她的丈夫因为受到一些不好的影响,最终把气全撒到她身上。后来不光被人打断了腿,更是让家里的房子和地都被收走了。还好她有了生命中的第一个孩子。是这个孩子,给了她活下去的希望。只可惜,孩子终究命薄,陪着她过完了所有的苦日子,就早早离开了这个世界。好在,身边有男主人公陪她熬着,让她慢慢从悲痛中活过来,并且有了生命中的第二个孩子。这个孩子让男女主人公的世界变得圆满和美好。只是没想到,就连这个孩子也走在女主人公前面。这对女主人公来说,实在太过残忍了。她的一生,虽有过短暂的幸福,却也是大半生都活在苦难里。这样的日子,实在是太苦了。我看评论区里有人说想给作者寄刀片过去,可作者告诉我们,这都是真实故事改编的,现实比这个还要残忍。

在我成长的路上,也知道好几个孩子走得比较早的。每一家都是伤筋动骨,每一对父母都是肝肠寸断。孩子走后,他们好长时间吃不下睡不着,总是出现幻觉,觉得孩子还在这个世上,活得好好的。可是身边人会把他们唤醒,告诉他们,孩子已经走了。当他们终于承认孩子已经不在的时候,他们的心就空了一块。这世上最大的苦难就是年纪轻轻的孩子离开了,自己还活着。不光活着,还有很多事情等着自己去做。所以他们都只能坚强地活下来,因为他们的生活里,还有别的孩子。三姨和三姨父算是最惨的。他们最疼爱的小女儿,在十六岁那一年离开。三姨父常常会跑到小表姐坟头去坐着,一坐就是一整天。小表姐是他们家最聪明的孩子,曾是他们生活里的希望。可是偏偏,老天爷把他们的希望带走了。三姨家还有一个儿子和女儿。大表姐小时候也是挺聪明的,十二岁那年去看别人家埋死人,回来后精神就开始不正常。后来虽然结了婚,但夫家因为她有病,常常打骂她。表哥看起来貌似还好,可是他娶了个比较彪悍的表嫂子,两口子经常打架。后来不知何故,表哥精神也出了问题。几年前,三姨父也走了。现在家里只剩三姨和她不太争气的大儿子。

人生下来后,没有人会平平静静地过完一辈子。在我们生下来的那一刻,苦难其实已经跟着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它们如影随形,逮到机会就会跑出来闹事。我们能做的,只有面对,除此,无他。

书看完了,眼泪也跟着流了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