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锦绣坊(2/2)
姑母已经提前和永宁长公主说过了,诗会、才艺等等,多安排一些她擅长的,可以说这次秋日宴,是她再次扬名的地方。
想到这里,孟雪的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这些年来,她苦心经营温婉贤淑的名声,日日在琴棋书画上精进,为的就是能配得上二爷,能堂堂正正站在他身边。
她从儿时在皇宫见到二爷舞剑时,便一见倾心。
只是因时机不成熟,她对二爷的爱慕藏在心底多年,从未敢宣之于口。
眼下,终于要等到机会了。
孟雪心里一阵激动。
只要能借此机会,在二爷身边谋得一席之地,那所有的隐忍与等待,也就都不枉费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直接把孟雪捧到了天上去。
尤其是有几位已经婚嫁的夫人,仗着自己有经验,拍着胸脯断言,
“孟小姐与二爷是青梅竹马,又有这般品貌才情,将来进了齐王府,定然能得二爷宠爱。”
然而她们却不知道,刘靖根本没见过孟雪几次,对孟雪也没有任何印象。
他们之间差着年岁,那些所谓的青梅竹马的名头,不过是太后特意让人传出来的。
随着时间推移,锦绣坊里的女眷越来越多。
不少没被秋日宴邀请的女眷,也借着这股风气赶来凑热闹,给自己添置新衣裳,顺便同各州府来的女眷聊聊花纹样式、京城新趣。
女眷们围着一匹秋香色织金锦缎说笑,讨论这匹锦缎制成衣裳,什么样的花样最合适。
有人说这料子做衣裳,领口该绣玉兰才配得上雅致。有人却觉得绣海棠更添几分娇俏。
还有位夫人喊来店里的丫鬟,让她拿软尺量自己的肩宽腰围,打算用这匹锦缎做件褙子,配家里那件玉色马面裙。
虽然这衣服赶不上秋日宴了,但怎么说都是京城时新样式,就算拿回去穿,也是顶顶好的体面。
忽然,后堂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
几个丫鬟捧着红漆托盘快步穿过堂中,托盘边缘描着金边,上面叠着刚从货架取下的衣裳,料子在日光下泛着柔光,看那样子是要往外送。
紧接着又出来几个丫鬟,小心翼翼地将店面中展示的首饰珠宝取下——点翠簪、珍珠镯、宝石戒指,一样样都放进铺着锦缎的首饰盒里。
紧接着又出来几个丫鬟,小心翼翼地将不少店面中展示的首饰珠宝取下,一样样分门别类,放进铺着紫檀木首饰盒里。
动静实在有些大,原本说笑的女眷们都停了话头,纷纷转头看过来。
“这是往哪送?”
有位夫人见丫鬟们脚步匆忙,忍不住出声问道。
托盘里的衣裳首饰又价值不菲,其中一些像是最新制出来的,还没来得及往店面上摆,她都没有见过。
锦绣坊背景深厚,规矩也大得很,这其中就有一条,从不送货上门。
甭管你家世多显赫,家里有多大的官,有多高的爵位,都得到现场来挑选。
顶了天的,是主人不来,派心腹过来选衣裳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