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敦煌飞天的纹样库(2/2)
“太绝了!”小张忍不住拍手,“这暗纹一藏,就算林薇薇把飘带拆了看,也未必能发现里面有文章,除非她也用紫外线灯照!”
“她就算照了也没用。”苏晚关掉手电筒,语气带着自信,“这暗纹的走线手法是周绣娘的独门手艺,每针的角度都有讲究,不是随便学就能会的——您看这段回纹的收尾,得用‘藏针’手法,把线头埋在布料里,外面根本看不出痕迹。”
周绣娘笑着点头,手里的针还在不停动:“没错,这手艺是我跟我妈学的,传了三代,就凭林薇薇那点本事,就算看到暗纹,也绣不出这效果。”
小李突然想起什么,指着线描稿上的另一个纹样:“苏总监,您看这个‘忍冬纹’,能不能也绣在第十套样衣的袖口?刚才那套‘祥云绕月’已经惊艳了,第十套加个忍冬纹,跟领口的青金石珠子呼应,效果肯定更好!”
苏晚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线描稿角落里确实有一朵忍冬纹,花瓣卷曲的弧度刚好适合袖口的弧度。她立刻点头:“好主意!就用银色丝线绣,跟袖口的金线搭着,既不抢风头,又能多一个文化细节。”
“那我现在就调整线描稿!”小张立刻坐回电脑前,开始修改袖口的纹样尺寸,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
陆时砚把食盒放在工作台上,打开盖子:“先吃点东西再忙,粥还热着,别饿着肚子干活。”他拿起一碗粥递给苏晚,又给周绣娘、小张和小李分别递了包子,“李老师刚才又发了邮件,说要是需要其他纹样的细节,随时跟他说,研究院全力支持咱们的原创。”
苏晚接过粥,喝了一口,心里暖暖的——从敦煌考察时李老师的耐心讲解,到现在千里之外的加急支持,再到身边团队的齐心协力,还有陆时砚无处不在的守护,这些都是她坚持做好原创的底气。
她放下粥碗,拿起刚绣好的暗纹废布,在灯光下仔细看:“咱们今晚得加个班,把压轴款飘带的暗纹绣完,再把第十套、第十二套的忍冬纹补上——虽然有点赶,但这些细节加进去,‘涅盘’系列才算真正完整。”
“我没问题!”小张第一个举手,“反正我年轻,熬个夜不算啥,刚好把所有纹样素材整理好,以后咱们工作室还能建个专属的敦煌纹样库。”
“我也留下!”小李跟着说,“我帮周绣娘穿线、固定样衣,还能给大家递水,多个人多份力。”
周绣娘放下手里的针,擦了擦手:“你们都留下,我更得留下!这点活不算啥,当年在敦煌给壁画临摹纹样,熬通宵是常事,今晚咱们就一起把这些纹样绣好,让老外好好看看咱们中国的传统手艺!”
陆时砚看着眼前斗志昂扬的团队,眼底满是欣慰:“我也留下,帮你们整理素材、对接国内的消息,有需要随时跟我说。”
苏晚看着他们,心里一阵热流——这就是她的团队,没有抱怨,只有齐心协力,为了同一个目标拼尽全力。她拿起平板,重新打开纹样库,指尖划过那些精美的飞天、忍冬、回纹,突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那咱们分工:小张负责把所有需要补纹的样衣尺寸和纹样图对应好,标清楚位置和丝线颜色;小李帮忙穿线、固定样衣,顺便盯一下发布会的流程,别耽误明天的出场;周绣娘负责绣暗纹和忍冬纹,我给您打下手,帮您扶着样衣;陆时砚……就麻烦你帮我们盯着邮箱,顺便跟国内报个平安。”苏晚快速分配好任务,语气里满是干劲。
“没问题!”所有人齐声应和,立刻行动起来——小张打开电脑整理素材,小李拿出针线盒开始穿线,周绣娘把压轴款飘带固定在绣架上,陆时砚则坐在一旁,一边看邮箱,一边给苏晚递过刚温好的牛奶。
补光灯下,线描稿铺了满满一桌子,荧光丝线在周绣娘的指尖游走,淡蓝色的暗纹在飘带内侧慢慢成型。苏晚蹲在绣架旁,帮着扶稳样衣,偶尔提醒一句“这里的弧度再大一点”,眼神专注而明亮。
秦峰站在门口,看着里面忙碌却有序的场景,悄悄退了出去——他知道,不用多问,这个团队今晚一定会交出最惊艳的作品。而此刻国内的敦煌研究院里,李老师正对着电脑,把更多的飞天纹样细节整理好,准备发给苏晚,邮件标题写着:“愿敦煌之美,随你绽放米兰。”
后台的时钟慢慢指向晚上八点,压轴款飘带的第一段暗纹已经绣完。苏晚拿起紫外线手电筒,对着飘带一照——淡蓝色的回纹沿着飘带的褶皱蜿蜒,像敦煌壁画里的流水,温柔又坚定。
“太好看了……”小李忍不住小声感叹,“明天发布会要是亮这个细节,肯定能惊艳全场!”
苏晚关掉手电筒,嘴角露出自信的笑容:“这还只是开始,咱们今晚把所有细节都补完,明天让‘涅盘’系列,带着最地道的敦煌之美,站上米兰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