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团队的“灵感碰撞”(2/2)
小陈举着相机连拍,镜头里,各色面料小样、纸板模型、盘扣模具在晨光里散落一地,苏晚的设计本摊在中央,像块吸满灵感的海绵。“苏总监,我们是不是该给系列起个副标题?”她翻着手机里的拍摄记录,“比如‘锦溪故事’之类的,一听就有画面感。”
“不如叫‘时光的针脚’。”苏晚的笔尖在纸上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每件衣服都像块补丁,补在时光的破洞上。”她忽然在设计本边缘画了个小小的凤凰图案,与钥匙柄上的刻痕一模一样,“这是我们的印记。”
阿秀的脸颊泛起红晕,她从织机下抽出块刚织好的小样,上面用金线织了个微型的“砚”字。“我……我试着把这个织在童装的衣角,”她把小样往苏晚面前推了推,“陆先生的名字,也算时光的一部分吧?”
阁楼里忽然静了下来,只有织机的竹筘偶尔发出轻响。苏晚拿起那块小样,指尖抚过那个温润的“砚”字,忽然想起陆时砚送她的那支钢笔——原来有些印记,早已在时光里悄悄相连。
“加进去。”她的声音带着笑意,在设计本上标注:“童装衣角——微型‘砚’字纹,金线,隐藏式”。
老周往窗外瞥了眼,阳光已经爬过对面的山尖,照亮了竹林里的露水。“赵天宇的人估计还在镇上转悠,”他把工兵铲往门后靠了靠,“但我觉得,他们偷不走我们脑子里的东西。”
苏晚合上设计本,指尖划过封面的磨损处。从“城市印记”到“传承”,从孤军奋战到团队并肩,那些碰撞出的灵感火花,早已在时光里织成了一张坚韧的网。
“走,”她站起身,设计本在臂弯里沉甸甸的,“去李镇长家借个大点的桌子,我们把这些想法串起来——‘传承’系列的骨架,该搭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