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廉价面料的第二次生命(1/2)
陆氏样衣间的角落堆着半人高的布料堆。苏晚蹲在地上翻找时,指尖划过块磨得发白的牛仔布——是工厂处理的瑕疵品,边缘有泛黄的水渍,却在阳光下泛着蓝灰色的柔光,像洗尽铅华的旧时光。
“这些都是合作工厂淘汰的边角料。”王师傅抱着卷珍珠纱走过,叹了口气,“陆总说扔了可惜,让我们想想能不能再利用,可谁会用这种廉价布做高定啊?”
苏晚的指尖在牛仔布的磨损处顿了顿。这块布让她想起大学时打工的服装店,老板总把裁剪剩下的牛仔边角料送给她,说“年轻设计师的才华,不该被面料价格困住”。她当时用那些碎布拼了件牛仔旗袍,在系里的小型展会上拿了奖,也是那时候,林薇薇第一次向她“借”设计稿参考。
“王师傅,”苏晚突然抬头,眼里闪着光,“能借我台旧缝纫机吗?”她指着那堆边角料,“我想试试给它们换个活法。”
傍晚的样衣间只剩下缝纫机的嗡鸣。苏晚把牛仔布铺在工作台上,用粉笔在水渍处画下玉兰花的轮廓——那些泛黄的痕迹正好做花瓣的渐变,磨损的毛边当成花萼的肌理。她又翻出几块被染错色的棉布,靛蓝里混着点灰紫,像雨后的天空,正好做旗袍的里衬。
“这颜色不正的布也能用?”陈瑶拎着甜品盒进来时,差点被地上的布料绊倒。她看着苏晚把块起球的针织布剪成细条,用编中国结的手法做成盘扣,“你这是变魔术呢?赵天宇给林薇薇订的都是意大利进口的真丝,你用这些……”
“真丝有真丝的贵气,”苏晚的剪刀在布料间穿梭,声音裹着缝纫机的节奏,“但旧布有旧布的故事。你看这块牛仔布,水渍的形状像不像咱们小时候在弄堂里踩过的水洼?”她举起布料对着光,“设计比赛要的是‘传承与新生’,不是比谁的面料贵。”
陈瑶突然想起苏晚父亲的账本,某一页记着“碎布拼花被,成本三块五,暖过鹅绒被”。她蹲下来帮苏晚整理线头,指尖触到块磨得发亮的帆布——是苏晚以前打工时背的包拆下来的,上面还留着她用马克笔画的小玉兰。
“对了,”陈瑶突然想起什么,“我三姨夫说,林薇薇去他店里订了批云锦,说是要做‘晨曦’系列的主打款,还特意强调要比你用的老绸缎贵三倍。”她撇撇嘴,“赵天宇的卡刷得眼睛都不眨,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要做龙袍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