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微光”里的生命力(2/2)
午后的阳光漫过病床,苏晚开始修改最后一张设计图。她将母亲刚绣好的玉兰花蕊剪下来,贴在星轨礼服的领口位置,用铅笔细细勾勒轮廓。母亲的呼吸落在她的发顶,像极了童年时在面料店,父亲教她裁剪时的气息——布料的草木香里混着淡淡的樟脑味,那是时光沉淀的味道。
“陆氏的样衣间传消息来,说你的扫帚梅花瓣用了再生面料。”陈瑶刷着手机突然惊呼,“环保组织都在转发,说这是‘让垃圾开出花来’。”她把屏幕凑到苏晚眼前,顾老的评论被标成了红色:“设计的生命力,不在昂贵,在懂得尊重每一份存在。”
苏晚的目光落在设计图角落的小字上——“李阿姨工装口袋里的矿泉水瓶,回收后能做五颗礼服纽扣”。这些被生活打磨出的细节,此刻正像种子般生根发芽,长出意想不到的枝叶。她突然明白,所谓生命力,就是让每个被忽略的角落,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光。
傍晚时分,秦峰发来陆时砚的批注照片。在清洁工工装的设计图旁,陆时砚用红笔写着:“磨损处的双线缝法,是永茂布庄1943年的祖传工艺。”苏晚的心脏猛地一跳,她想起父亲留下的账本里,也曾提到过同样的针法。
母亲似乎察觉到她的怔忡,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你爸总说,手艺是条河,看着断了,其实在地下流着呢。”她的目光落在那枚老银顶针上,“陆先生的母亲,怕是也懂这个理。”
监护仪的绿灯在暮色里格外温柔,苏晚将新修改的设计图拍下来发给陆时砚。照片里,母亲绣的玉兰花在图纸上轻轻颤动,像真的要开了。她在附言里写:“微光不是星星的光,是捧着星星的手的温度。”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她看见窗外的路灯次第亮起,像串被点燃的星辰。这些散落在城市角落的光,此刻都成了“微光”系列的一部分,带着各自的故事和温度,在夜色里汇成奔腾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