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天庭的夜班 > 第53章 军内特供

第53章 军内特供(1/2)

目录

南天门的云海在暮色中翻涌成金紫色的浪,包拯立于天枢台的白玉栏杆前,手中攥着刚拟好的奏折,墨香尚未完全干透。

奏折上的字迹铁画银钩,句句直指天河中下游水系紊乱之弊,恳请天庭拨下辰砂银与玄冰石,重修断流千年的“锁龙坝”。可他知道,天庭的文牍流转向来如天河之水,看似滔滔不绝,实则迂缓难测,待批文下来,青柳与白杨两村怕是早已为水源争得焦土遍地。

“大人,天河水师的哨探回报,两村今日又在‘分水滩’起了冲突,水师已派第三批巡弋仙兵前往弹压。”

书吏公孙策抱来一卷绘着水系脉络的帛图,图上青柳、白杨两村的地界用朱笔圈着,中间的分水滩处已被朱砂点得密密麻麻,像撒落的血珠。

包拯接过帛图,指尖划过两村接壤处的那条细若游丝的水流——那是如今两村唯一的共用水源。

他想起昨日微服查访时见到的景象:青柳村的老汉背着半袋干瘪的稻米,愁眉苦脸地看着龟裂的稻田;白杨村的壮丁们却在田头争执,只因一口老井突然枯竭。而更让他心惊的,是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天河水师特供”木牌,红底金字,在夕阳下晃得人眼晕。

“这‘特供’的牌子,是何时兴起的?”包拯沉声问。

公孙策翻查着记事簿:“回大人,约莫是水师派仙兵驻防水源地,以维持双方秩序,以免再生事端后,便有商家开始兜售印有‘军供’字样的粮袋。起初只是零星几家,如今两村产出的米面,十有八九都挂了这牌子,价格比寻常时翻了三倍不止。”

包拯眉头拧成川字。他早料到水源之争会牵扯利益,却未想这利益链竟攀附到了军供体系上。他记得巡弋的仙兵曾提及,两村所产的稻米麦面,确有一部分按旧例供应天河水师的粮库,可那本是平价征购的军需物资,何时竟成了商家炒作的由头?

“张猛校尉可了解此情况?”包拯问。

“应该知道!”公孙策回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