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王爷,你的bug被我找到了 > 第104章 老兵新“艺”与“技能”普查

第104章 老兵新“艺”与“技能”普查(1/2)

目录

文书流程的优化,如同给王府这架精密的仪器又添了一道润滑,运转起来愈发顺滑无声。林晏清颇为自得于这项“信息基建”的成果,正琢磨着是否将这套体系稍作简化,推广到与她关联密切的安平郡主府,一个新的发现却吸引了她的注意。

这日,她巡视到王府后罩房附近,那里是部分年长仆役和退役安置老兵的居所。远远便听见一阵富有节奏的“梆梆”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精神却矍铄的老兵,正坐在院中矮凳上,手里拿着几根柔韧的柳条,手指翻飞,正熟练地编织着什么。他身旁已放着几个编好的、结构精巧的小提篮和收纳筐。

林晏清驻足观看,只见那老兵手法娴熟,柳条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经纬交错,很快便形成了一个结实又美观的筐体。她认得这位老兵,姓赵,府里都叫他赵老伯,据说年轻时在军中便是出了名的巧手,擅长修补铠甲、制作箭囊等物。

“赵老伯,您这手艺真不错!”林晏清走上前,由衷赞道。

赵老伯见是郡主,连忙要起身行礼,被林晏清摆手阻止了。“郡主谬赞了,不过是些粗浅手艺,闲着也是闲着,编几个筐子,府里盛个东西也方便。”他憨厚地笑了笑。

林晏清拿起一个编好的小提篮,仔细看了看,结构合理,收口紧密,手柄处还特意用更粗的柳条加固,既实用又颇具朴拙之美。她心中一动,问道:“赵老伯,除了编柳条,您还会些什么手艺?”

赵老伯想了想,道:“回郡主,老朽在军中时,皮子也硝制得,简单的木工活计也会些,修补鞍具、打造些小机括也略懂一二。”

林晏清眼睛一亮!这简直是隐藏的“技术人才”啊!她之前组织的“手工小组”,主要还停留在利用现有布料做坐垫的层面,没想到府里还藏着赵老伯这样掌握多种传统手艺的“宝藏”。

她立刻联想到,之前发掘的福贵展现了管理和谈判才能,赵老伯则展现了手工技能。那么,王府上下这么多仆役、护卫、老兵,是不是还藏着其他拥有各种“技能”的人才?

一个念头在她脑中形成——进行一次王府内部的“技能普查”!

说干就干。她回到书房,立刻设计了一份极其简单的“技能登记表”。上面只有几栏:姓名、岗位、擅长之事(可多选,如:识字算数、厨艺、女红、木工、铁器修理、草药识别、饲养牲畜、驾车、其他特殊技能等),后面留有备注,可以简单描述技能水平或具体会做什么。

她将这份表格交给管家,解释道:“我想了解一下咱们府里上下,除了本职差事,大家还有些什么别的本事。你让大家如实填写,不设限制,哪怕只是会认几种野菜,会讲个有趣的故事,都算。”

管家虽然觉得这要求有些新奇,但基于对郡主层出不穷“妙法”的信任,还是立刻安排了下去。

表格发放下去,起初仆役们还有些茫然和拘谨,不知郡主意欲何为。但在管事的解释和鼓励下,渐渐有人开始填写。识字不多的,便请识字的同伴或管事代笔。

几天后,表格陆续收回。林晏清兴致勃勃地翻阅起来,仿佛在查看一个大型RpG游戏里Npc们的技能面板。

果然有惊喜!除了预料之中的厨艺、女红高手,她还发现:马房里一个沉默寡言的小厮,备注里写着“擅相马,能治寻常马疾”;花房里一个负责粗重活计的老仆,竟“识得百草,略通炮制”;浆洗处一个看似普通的婆子,备注“绣工尚可,尤擅修补古旧织品”;甚至护卫里也有人写着“会口技,能模仿鸟兽之声”……

这些平日里淹没在各自岗位上的“隐藏技能”,此刻通过一张简单的表格浮现出来。林晏清越看越是兴奋,这简直就是一座未经发掘的人才宝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