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品牌”雏形(2/2)
没过两日,这“沁凉饮”的名声,竟通过往来走动的仆役或前来回事的属官,隐隐传到了府外。与王府交好的几家府邸,甚至宫里都有人悄悄打听,这安平郡主弄出来的“沁凉饮”究竟是个什么稀罕物。
林晏清得知后,先是一愣,随即心里活络开来。她想起之前卖花草和糖渍梅子的成功,以及萧煜说她那些“王府小摊”道理可用于互市的话,一个念头冒了出来。
“王爷,你说……咱们这‘沁凉饮’,能不能也像糖渍梅子一样,稍微多做些?”她试探着问萧煜,“不图赚多少钱,就是……嗯,算是咱们王府的一个‘特色’?若有交好的人家问起,送一些也无妨,或者……甚至可以让人在咱们王府侧门那个不显眼的小铺面(之前卖花草的地方)试着卖卖看?就当是……推广一下咱们王府的‘品牌’?”
她小心翼翼地用了“特色”、“品牌”这些比较模糊的词,观察着萧煜的反应。毕竟,堂堂王府,公然卖饮子,似乎有些跌份儿。
萧煜看着她那既期待又谨慎的小模样,如何不知她心中所想。他沉吟片刻,道:“你若觉得有趣,便试试无妨。只是需把握好分寸,莫要引人非议,也莫要劳累了自己。”
这便是默许了!林晏清心中雀跃,立刻保证:“王爷放心!我就是小打小闹,绝不会给王府丢脸!而且,可以让之前表现不错的福贵帮着打理一下外头的事情。”
于是,在萧煜的默许和林晏清的推动下,“沁凉饮”正式成为了王府继花草、糖渍梅子之后的第三个“小微产业”。每日限量熬制,一部分供应府内,一部分则装在干净雅致的白瓷瓶里,由福贵负责,在王府侧门那个不起眼的小铺面售卖,价格定得十分亲民。
没想到,这“沁凉饮”因其独特的风味和实实在在的消暑效果,竟大受欢迎。每日限量供应的几十瓶,往往不到一个时辰便售罄,甚至有人提前派人来排队等候。一时间,“安平郡主府的沁凉饮”成了京中夏日里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鲜话题。
林晏清看着福贵每日交回来的、虽然不多但很稳定的收入,以及外面隐隐传来的好评,心里有种奇妙的满足感。这不仅仅是赚钱,更像是一种价值的体现,是她将现代一些关于产品、口碑的模糊概念,在这个时代成功落地的小小验证。
萧煜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并未多言,只是偶尔在她兴致勃勃地跟他分享“销售情况”时,眼中会流露出纵容和淡淡的笑意。他的王妃,似乎总能在这些寻常事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天地。
小本本更新:
“成功研发夏日特饮【沁凉饮】!融合薄荷清凉与梅子酸甜,获得府内外一致好评!解锁“饮品研发”技能!果然,吃货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沁凉饮”成功商业化!在王府侧门小铺面限量发售,战绩斐然!感觉像是开了个“品牌快闪店”,王府特色产品线+1!
再次启用潜力股【福贵】负责销售业务,锻炼其综合能力。初步验证“内部培养+外部实践”的人才成长模式。
无意中实践了“口碑营销”和“品牌效应”(虽然只是雏形)!“安平郡主府的沁凉饮”竟然成了一个小小的Ip(知识产权)!成就感新奇!
王爷再次展现顶级支持者风范,在“把握分寸”的前提下,允许我进行各种“小打小闹”。这种被信任的感觉,是最大的鼓励!
维持“沁凉饮”的稳定供应与品质,关注市场反馈。思考是否还有其他季节性“特色产品”可以开发?继续深化王府“内部循环”与“小微产业”的协同发展。”
放下炭笔,林晏清端起手边冰镇过的沁凉饮,满足地喝了一大口。那酸甜清凉的滋味,不仅驱散了夏日的烦闷,更让她对在这个时代的生活,充满了更多期待和创造的激情。有想法,能实践,有人支持,这大概就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