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王爷,你的bug被我找到了 > 第11章 蛛丝马迹:闲话朝堂风云

第11章 蛛丝马迹:闲话朝堂风云(1/2)

目录

又过了两日,天气晴好。林晏清正埋头核对一批新送来的各地粮仓核查记录,门外传来不紧不慢的脚步声。她抬头,看见萧煜负手走了进来,身上还是那件玄色常服,神色平淡,瞧不出什么特别。

赵先生和小五赶忙起身见礼。林晏清也放下笔,跟着行礼。

萧煜随意摆了摆手,目光在账房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那面画得密密麻麻的墙壁上,看了一会儿,才转向林晏清,语气像是随口一提:“前阵子漕运上的麻烦,还有户部那几个官员调动,闹得沸沸扬扬。你整理的这些东西,倒是有点意思。”

林晏清心里微微一紧,知道这是要考较她了。她定了定神,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又不过分突出:“王爷过奖了。不过是把各处送来的零碎消息归拢一下,试着看看能不能拼出个大概模样,当不得真。”

萧煜走到那面墙前,指了指标注着“漕运延误”和“户部李侍郎调任”的两个节点:“说说看,这儿有什么关联?”

林晏清走近些,看着墙上自己画的那些线条和符号,斟酌着用词:“这事儿乍看是两桩。一桩在河上,一桩在衙门里。可细看时间,漕船卡在洛水湾那阵子,正好是京城里为明年修缮皇陵的款项吵得最凶的时候。”

她手指轻轻划过一条虚线,连接了两个事件点:“管皇陵修缮拨款批复的,恰好是那位李侍郎的门生。而漕运那边卡住的船只里,有好几艘装的都是南方富商捐助的木材石料,那些富商,早年似乎和李侍郎家有些来往。”

萧煜没说话,只是看着那线条。

林晏清继续道:“后来漕运忽然就通了,卡子的官员换了人。紧接着没几天,李侍郎就被调去管礼器了,明升暗降。补上他缺的那位张大人,倒是和一直主张皇陵修缮应从俭的那几位老大人走得近些。”

她顿了顿,声音放低了些:“这前后脚发生,看着像是一边退了半步,另一边也见好就收。像是…像是两边私下里达成了什么,漕运通了,朝堂上也消停了。倒不一定是多大的阴谋,可能就是某些人想借机揽点好处,或者给对方添点堵,结果闹大了,各自背后的靠山出来掰了掰手腕,最后找了个都能下的台阶。”

萧煜的目光又移到另一个区域,那里标注着更早一些的“盐税争议”和“边军冬衣采购案”:“那这俩呢?一个在南边收税,一个在北边发衣裳,八竿子打不着。”

林晏清想了想,组织着语言:“盐税那边,说是查出了亏空,牵扯了几个地方上的小官。冬衣那边,是说采购的棉布以次充好,惹得军中抱怨。这两件事隔了几个月,看起来是没什么关系。”

她手指点向几个分散的人名和商号名:“但亏空查办过程中,有两个不大起眼的吏员被调去了别处。而供应那次问题棉布的商号,其中一个不怎么露面的合伙人,和那两个吏员调去衙门里的一位主事,是姻亲。”

“再看时间,棉布出事是在盐税风波彻底平息之后。就像…就像是有人趁着查盐税的乱子,把自己人安插到了能捞油水的位置上,结果手脚没弄干净,或者太心急,没多久就在冬衣上出了纰漏。这么一看,两件事或许根子是一样的,都是有人想趁着水浑摸鱼,只是一次成了,一次失了手。”

账房里很安静,只有林晏清平和的声音缓缓叙述着。赵先生和小五听得似懂非懂,却又觉得颇有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