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血玉传承 > 第90章 大战开启,祖孙相见

第90章 大战开启,祖孙相见(2/2)

目录

就在他沉思之际,那些埋伏之人已然行动起来,如同暗夜中的猎手,悄无声息地向着满清驻地摸去。筑基修士沉稳地在后压阵,而走在最后的是三人,为首的正是那位筑基巅峰的修士,他身后左右跟着两个看起来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此时,若是赵记面馆的赵新志在场,定会一眼认出他们,并告诉郑克洪他们的身份。

这后面两人不是别人,正是赵新志的同族,左边的是赵信,右边的是赵宝。而被他们护在中间的那位,正是郑克洪的九爷爷 —— 郑瑞海,江湖上人称 “九戾?穹煞”。

此时,郑瑞海仿佛感应到了什么,缓缓抬起头,朝着郑克洪和郑应德藏身的方向望来。当郑克洪的目光与郑瑞海的眼睛对上的刹那,他浑身一震,那是他幼年时期难以忘记的眼神!那双细长的眼睛里,交织着慈祥和狠辣 —— 对家人后辈的慈爱,如同春日暖阳,能融化冰雪;对敌人汉奸的憎恶与狠辣,恰似寒冬利刃,能割裂一切。

郑瑞海的侠义之名,在江湖上早已如雷贯耳,而郑家作为前明遗臣,世代传承着复明之志,这份家国情怀在他身上尤为炽烈。早年间邻县遭遇大旱,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当地县令不仅不开仓放粮,反而勾结粮商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百姓们走投无路,只能在绝望中哀嚎。郑瑞海得知此事后,单枪匹马闯入县衙。当时县衙内外守卫森严,刀枪林立,可他凭借着一身过硬的功夫,如入无人之境。他一脚踹开县令的房门,彼时县令正和粮商推杯换盏,桌上摆满了珍馐美味。见郑瑞海闯进来,县令吓得魂飞魄散,粮商也面如土色。郑瑞海没给他们多说废话的机会,一把将县令揪起来,厉声喝道:“百姓们在外面饿死,你却在这里大鱼大肉,你们可有良知?” 随后,他逼迫县令打开粮仓,将粮食分发给了受灾的百姓。百姓们捧着救命的粮食,对郑瑞海感恩戴德,纷纷称赞他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可也正是他这身超群的资质、侠义之举,以及郑家前明遗臣的身份,引来了清廷的极度忌惮。清廷深知郑家世代心怀复明之志,见郑瑞海武艺高强又深得民心,怕他日后成为威胁自己统治的中坚力量,便想将他招揽到麾下以绝后患。他们派了使者带着金银珠宝和高官厚禄来到郑家,许以郑瑞海要职。郑瑞海却对这些嗤之以鼻,他冷冷地对使者说:“我郑瑞海身为前明臣子之后,只认黎民百姓,不认你们满清的高官厚禄。你们清廷窃我河山,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我绝不会与你们同流合污。”

使者被拒后恼羞成怒,回去向朝廷复命。清廷见招揽不成,便决定对郑瑞海下毒手。他们先是捏造罪名,污蔑郑瑞海勾结反贼意图复明谋反,随即派兵围剿郑家。那一天,郑家老祖主坐中堂接见了西安府府台,两家达成协议,只要以后郑瑞海不再出现在陕西境内,朝廷就会撤兵,还郑家清白!

他最后看了一眼熟悉的家园,看了一眼至亲的家人,然后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女来到晋省。从此,他便开始了背井离乡的漂泊生涯,清廷的追兵如影随形,他只能在刀光剑影中艰难求生,但心中的那份侠义、对清廷的愤恨,以及身为前明遗臣后代的家国大义,却从未消减。

此刻郑克洪知道姓的关门弟子。郑克洪此时已经忘记他之前的承诺,因为他做不到家人单独拼杀!

随后郑克洪给郑应德神识传音道:族爷爷,那人是我九爷爷,身后乃是南明泉州赵家之人,您和我一起下去共同杀敌!

当郑应德听到是自己的侄子,便没做犹豫,两人迅速飞身到郑瑞海身旁,致使赵家兄弟过度紧张已经做出了防御!但是看到郑克洪胸前的血玉,两人又放下戒备,那是对前来之人的完全信任。当郑克洪和郑应德来到郑瑞海身旁时,赵氏兄弟向两边散开留出空间给两人,此时郑克洪激动地对着老者叫道:九爷爷我……

只是还未说话就见郑瑞海打断道:后面再说,这小贝勒身边有少林的罗汉,修为战力在筑基中后期,不可大意!

郑克洪见自己的九爷爷如此的慎重,便没再开口而是用神识将整个营地笼罩,然后找出三个罗汉,第一遍没有仔细查探,竟然没发现这其中一个和尚竟然是老熟人,此时的郑克洪却不知不觉的笑出声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