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福清帐内筹谋,战前准备(2/2)
帐帘应声掀开,一名身披甲胄的传令官快步走入,单膝跪地,右手按在胸口:“回王爷,属下在!”
“即刻传令全军:即时清点粮草、检修兵器,所有将士归营整装,不得擅自离营。明日卯时三刻在校场点兵,辰时正准时拔营,昼夜兼程赶赴云南!”福清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乃皇上亲下的军令,若有将士延误或违抗,一律按军法处置,绝不姑息!”
“末将领命!”传令官高声应和,起身时甲片摩擦作响,转身快步出帐。不多时,营区里便响起此起彼伏的号角声与传令声,原本静谧的营地瞬间忙碌起来。
福清转过身,目光如寒刃般落在一旁端坐的少年身上——那是他名义上的“好儿子”弘恺。他阔步上前,粗糙的手掌重重按在弘恺肩头,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语气却比方才对传令官时缓和了几分:“恺儿,皇上有旨,命我们驰援云南。此去山高水远,一路上不仅有荒山野岭,更有叛军出没,战场凶险远超你平日练剑的校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弘恺稚嫩却强装镇定的脸,继续说道:“你自幼跟着你玛法学武读书,也算有些本事,如今正好借此机会,见识见识真正的战场,学学如何领兵。此番我给你三千人马,让你在大军前方开道。记住,若遇叛军,先看清对方兵力,若是敌众我寡,切不可硬拼,立刻撤回与大军汇合,咱们合力抗敌,万不可莽撞行事。”
说到这里,福清的声音陡然转厉,眼神也变得锐利起来:“但你身为将领,领兵之时更不可怯战!你若后退一步,底下的士兵便会乱了阵脚,到时候不仅会丢了你的性命,更会误了军情。你必须做兵卒的表率,稳住军心,明白吗?”
弘恺用力点头,声音虽有些发颤,却透着一股少年人的倔强:“孩儿明白,定不辜负王爷所托!”可谁会知道,这样一个十岁的孩子,作战时竟会用五百亲卫督战,逼三千人死战;即便将士奋勇,最终还是难逃战死的结局!
福清“嗯”了一声,挥手示意侍从撤掉桌上的残羹冷炙。待帐内只剩下他一人时,帐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心腹悄然走了出来,低声问道:“王爷,属下现在就去芮城县散布消息?就说小贝勒是老王爷的心尖儿,这次带了三千精锐在前开路,引他们动手?”
福清却摆了摆手,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不用这么麻烦。张宝宝的人眼线遍布晋省各处,咱们要去云南,他们早就等着了,根本不用刻意散布消息。现在最要紧的,是让张宝宝知道,咱们身后的大军根本不想去支援云南,个个都想着保命——这样一来,他们就会觉得,攻击弘恺这队‘先锋’,比对付咱们主力更有价值,也更能打乱咱们的部署。”
心腹恍然大悟,连忙点头:“属下明白您的意思了!”说罢,躬身退了出去,帐内再次恢复寂静。没人知道,福清给弘恺的三千人马,根本不是他自己的本部八旗精锐,而是弘恺来时带来的两千私兵,再加上一千临时拼凑的汉军——他可不会让自己的嫡系人马去做这种“死侍”,白白受损。
一夜无话,军营里却是灯火通明。士兵们忙着清点粮草、检修兵器、收拾行囊,马蹄声、兵器碰撞声、将领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直到二更天时才渐渐平息。十万人马的物资终于准备妥当,将士们也都披甲执刃,整齐地列队在校场旁,静候卯时点兵的号角。
天刚蒙蒙亮,东方天际泛起一抹鱼肚白,校场上的火把还未熄灭,映得士兵们的甲胄泛着冷光。卯时的号角准时响起,悠长的声响划破清晨的寂静。福清身着银白色盔甲,腰悬虎头刀,骑着一匹乌黑的战马,缓缓来到校场中央的高台上。
他抬手示意号角停下,目光扫过台下密密麻麻的士兵,十万人马鸦雀无声,只有风吹动旗帜的“猎猎”声。“点兵!”随着福清一声令下,负责点兵的将领立刻手持名册,高声念出士兵的名字,每念到一个,台下便响起一声响亮的应答,声音整齐划一,震得地面都微微发麻。
半个时辰后,点兵结束,没有一人缺席。福清再次开口,声音透过传令兵传遍整个校场:“将士们!皇上有旨,命我们驰援云南,平定吴三桂叛乱!此去虽凶险,但保我满人江山,乃是我们身为八旗子弟的本分!若能平定叛军,归来之时,皇上定有重赏;若是有人敢临阵脱逃、延误军情,军法处置,绝不姑息!”
台下将士齐声高呼:“遵王爷令!”喊声震彻云霄,连远处的山峦都传来回声。
辰时一到,朝阳彻底跳出地平线,金色的阳光洒满校场。福清拔出腰间的虎头刀,向前一挥:“开拔!”
随着这声令下,先锋部队的号角率先响起,弘恺骑着马,带领三千人马走在最前方,马蹄踏在地上,扬起阵阵尘土。紧接着,主力部队分成数路,浩浩荡荡地跟在后面,旗帜飘扬,甲胄闪光,十万人马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缓缓向云南方向进发。福清勒马站在高台上,看着队伍渐渐远去,眼神深邃,没人知道他此刻心中,究竟在盘算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