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皇城未眠(1/2)
鼓楼下,夜漏三更。
沈清禾指尖仍停在血账的“债”字上,灯火映得纸背透红,像一簇不肯熄灭的炭。苏砚舟抬手,折扇轻拢,扇骨在腕上敲出两声——“嗒、嗒”——是前清少年营的旧号令:“灯尽,行动。”沈清墨自阴影里步出,月牙疤被火光镀上一层赤铜,
他手里托一只空药匣——匣长一尺,匣面新刻一行小字:“皇城根,甲字库,上野英夫。”字迹以血填朱,血尚湿,像替天津港那页血账,续一条更长的尾巴。“上野英夫,黑崎机枪队长,明晚子时,押运‘奖品’入皇城。”
沈清墨低声念,嗓音像钝刀刮铜,“奖品——是剩下的故宫瓷玉,也是……三十六童的‘标本尾款’。”
沈怀瑾的忍冬木杖点地,三声,“皇城未眠,我们更鼓先响。”
皇城,东上门马道。
残砖缺堞,风从箭孔灌入,吹得旗角猎猎,像一面被岁月撕碎的旗,却仍固执地飘扬。
更鼓未动,已有黑影贴墙而上——段三娘在前,口衔短刀,背缚绳索;艺铜锤居中,双手各拎一只“铜锤雾罐”,锤头凿忍冬纹,内填“雾·焚”改良版——火减三成,烟加三成,专为皇城封闭巷道而调。
赵国青殿后,肩扛一架“相机构”,镜头早拆,换迷烟喷筒,筒口压一片折光镜,镜里映出宫墙金瓦,也映出他眼底——眼底燃着两粒极小的火星,像替谁,提前点两盏丧灯。
墙头,沈清禾已候。
她仍一身素衣,鬓边却换一枝新折忍冬——花苞未放,萼尖挂露,像替谁,守住最后一粒不肯坠的星。
她抬手,指尖在墙砖缝一拂——砖缝里,嵌着半片旧扇骨,骨上焦黑,却仍有墨梅残瓣,瓣尖指北,指正阳门,指“甲字库”——也指,七年前父母被掀翻的豆汁摊原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