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闲云渡异录 > 第15章 书灵的警示

第15章 书灵的警示(1/2)

目录

婴宁纯净的笑声,如同清泉,日夜流淌在闲云轩的后院,洗濯着空气中沉淀的古老与隐秘,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气勃勃的宁静。

刘芯彤发现自己开始习惯在夜晚工作时,推开窗,任由那带着花香的夜风和隐约的笑声潜入书房,驱散卷宗带来的沉闷与血腥气。

这份宁静,像一层薄纱,暂时掩盖了水面下愈发汹涌的暗流。

与那本《聊斋志异》古本的共鸣,并未因生活的暂时平静而减弱,反而如同藤蔓,在她未曾刻意关注时,悄无声息地蔓延、扎根,变得更深,更难以忽视。

它不再仅仅局限于触碰被“点亮”的篇目时,才能感知到那些残留的尖锐情绪。

有时,她只是坐在茶几旁,那本古书就放在不远处,她便能感到一种微弱的、持续的“存在感”,如同一个沉默的旅伴,静静地待在房间的角落,却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自身的场域。

当她心神不宁或思绪纷乱时,那书似乎会传来一阵极其细微的、安抚般的波动;而当她凝神思考某个案件的关键时,书页间又仿佛有清冷的风穿过,让她精神一振。

更让她心惊的是,她开始能“嗅”到某些即将发生的气息。

那是一个午后,陈科外出访友未归,她独自在闲云轩整理过往的“异常案件”卷宗。

阳光透过窗棂,在布满尘埃的光柱中投下安静的光斑。

一切都显得平和而寻常。

突然,毫无征兆地,她的心脏猛地一跳,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一股沉重得令人窒息的怨愤之气,混合着某种对“公正”的、近乎偏执的渴望,如同无形的浪潮,毫无源头地冲击着她的感官。

这感觉强烈而鲜明,远超她之前触碰《画皮》、《聂小倩》时所感知到的残留情绪,更像是一种……预告。

她下意识地捂住了胸口,呼吸有些困难,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茶几上那本深蓝色的古书。

书,安静地躺在那里。

但她“知道”,这感觉源于它。是它,在向她预示着什么。

她强忍着不适,走到茶几前,没有伸手触碰,只是凝神“感受”着那本古书。那怨愤与渴望公正的情绪,如同萦绕在书本周围的、无形的信息素,持续不断地散发出来。

一个模糊的、带着血腥气的词语,如同气泡般从她混乱的感知中浮现——

“复仇……”

紧接着,另一个更加清晰,关乎秩序与程序的词语接踵而至——

“科举……不,是……审判?”

她无法理解这信息的完整含义,但核心指向却异常明确:下一个即将被“唤醒”的,或者说,下一个即将找上门来的“麻烦”,与“复仇”和“对某种公正的极端追求”有关。

当陈科傍晚时分回到闲云轩时,刘芯彤立刻将下午那奇异的预感告诉了他。她描述得尽量客观,避免加入过多主观臆测,但那份亲身经历的震撼与不安,却无法完全掩饰。

陈科听完,脸上的慵懒闲适瞬间褪去。他没有立刻评价,而是走到茶几旁,拿起那本《聊斋志异》,指尖轻轻拂过封皮,闭上眼睛,似乎在仔细感知着什么。

片刻后,他睁开眼,眼神变得异常凝重。

“你的感知没有错。”他沉声道,将古书放回原处,“书灵的‘活性’正在以超出预料的速度增长。它不再仅仅是被动地记录被‘渡化’的异客,它开始……主动散发‘信号’,或者说,它在依据某种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规则,提前‘标记’下一个即将活跃的故事篇章。”

他踱步到窗边,看着后院婴宁和小白狐在花丛间嬉戏的身影,眉头紧锁:“这很不寻常。历代渡异人记载中,书灵的苏醒是一个极其缓慢、需要漫长岁月积累的过程。但现在……它好像被按下了加速键。”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刘芯彤,“而钥匙,很可能……在你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