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伙伴的赠礼(1/2)
“光的伙伴”联盟成立后,首个来自外星文明的“实体赠礼”搭乘着一束特殊的光信号,抵达了“光语者一号”。这束光经过解码,在探测器的3d打印舱里凝结成一块半透明的晶体——内部包裹着一缕流动的光带,随温度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光语符号:25c时是“平安”,30c时是“喜悦”,15c时是“思念”。
“是恒温星球的水晶生物送来的‘光语石’。”阿明捧着晶体,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它们说,这是用海洋深处的‘记忆水晶’制成的,能储存所有伙伴的光语信号。就像地球人互赠书信,这是宇宙级的明信片。”
张工用光谱仪分析晶体,发现其成分与地球的石英有90%相似,但内部的分子排列方式更为精密,像被刻意设计成光语信号的“放大器”。“你看这晶体的切面,”他指着显微镜下的结构,“每个棱面都对应着联盟一个文明的光语频率,放在阳光下,能投射出完整的联盟标志。”
这颗“光语石”的影像传回地球后,各地掀起了“回赠潮”。挪威的孩子们采集了光语古树的树脂,混入极光下的冰晶粉末,制成了“星尘琥珀”,里面封存着古树的年轮光语;巴西雨林的研究者们将荧光真菌的孢子与兰花的花粉结合,培育出“共生种子”,种子萌发时会发出代表“友谊”的光信号;甘肃的牧民们则选取了沙棘林里最古老的一棵树上的果实,榨成汁后冷凝成“沙棘晶”,晶体内部的纹路是天然的“丰收”光语。
这些地球赠礼通过特制的光信号发射器,以光速送往联盟各文明。当“沙棘晶”的光语抵达恒温星球时,水晶生物群立刻用海面上的光带拼出了“甜蜜”的符号——原来沙棘晶的光谱在它们眼中,像极了恒温星球一种珍稀果实的光芒。
光语博物馆专门开辟了“宇宙赠礼展柜”,“光语石”被放在中央,周围环绕着地球各地的回赠样品。一个小男孩在展柜前驻足,指着“光语石”里流动的光带问:“这些光会累吗?”讲解员切换成林宇的声音,温柔地回答:“光不会累,就像想念不会累一样。当这些光传到恒温星球,水晶生物会知道,地球的小朋友在惦记着它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