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草帽与星光(2/2)
这些“土办法”很快传到了更多地方。肯尼亚的花农给光伏板旁种上了矮树丛,既能遮阳,又能引来蜜蜂授粉;越南的农户用竹筒给传感器做“防护套”,还能收集雨水灌溉……林宇把这些创意汇总成一本《民间智慧集》,发给各地的团队。
“你看这个,”他指着越南农户的竹筒设计,“研发部说可以借鉴这个思路,做可降解的设备外壳,既环保又省钱。”
江诗雅翻到书里阿米娜和校长的照片,眼眶有些发热:“我们总说要‘本土化’,其实最好的本土化,就是让当地人觉得这些设备是‘自己的’,愿意为它动脑筋、想办法。”
这天晚上,林宇收到阿米娜发来的视频。小学门口的光伏灯又亮了,孩子们在灯下唱歌,校长站在一旁,手里拿着新编的草帽,脸上的笑容像星光一样亮。视频最后,阿米娜举着那本画满了的手册,用刚学会的中文说:“谢谢,一起加油。”
林宇把视频转发给江诗雅,附了一句话:“草帽能挡雨,星光能引路,而那些愿意为彼此动脑筋的人,才是最亮的光。”
窗外的月光洒进办公室,落在那本《民间智慧集》上,仿佛给那些粗糙却鲜活的创意,镀上了一层温柔的金边。他们知道,未来还会有更多草帽、更多竹筒、更多来自生活的巧思,让这些设备在异乡的土地上,扎得更深,长得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