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农村穷小伙的逆袭 > 第202章 深耕东南亚与技术壁垒的突破

第202章 深耕东南亚与技术壁垒的突破(1/2)

目录

东南亚组装厂的地基刚浇筑完成,林宇便带着技术团队奔赴吉隆坡。飞机上,他翻看着当地市场的最新数据,眉头微蹙:“虽然我们暂时突破了贸易壁垒,但当地品牌正在模仿我们的环保认证策略,甚至推出了价格更低的仿冒品。”

江诗雅指着报表中“智能家居渗透率不足15%”的数据,语气笃定:“这恰恰是机会。他们在模仿我们的产品,却学不会我们的生态系统。我们要做的不是打价格战,而是用‘设备互联+本地服务’构建护城河。”

抵达吉隆坡的第二天,林宇便召集当地团队开会。“立刻启动‘智慧社区’试点。”他在白板上画出生态闭环图,“让智能门锁、健康监测设备、节能家电通过我们的系统互联互通,再联合本地物业公司提供定制化服务。比如,老人的健康数据异常时,系统自动推送提醒给社区医生。”

技术团队迅速响应,一周内便与三家高端社区签订了试点协议。江诗雅则带着市场部走访当地经销商,提出“销量分成+服务佣金”的新模式:“卖设备只能赚一次钱,但服务能赚十年。我们的系统会记录用户的使用习惯,推荐适配的耗材和升级服务,这些利润我们与你们三七分。”

经销商们起初犹豫,直到看到试点社区的用户复购率提升40%,才纷纷签下合作协议。而就在此时,林宇收到了研发部的紧急汇报:“欧洲的竞争对手在芯片加密技术上申请了新专利,我们的国产芯片适配方案可能面临侵权风险。”

这个消息如同惊雷,让刚稳定的供应链再次绷紧。林宇连夜召开视频会议,研发总监面色凝重:“对方的加密算法确实比我们先进,绕开专利的话,可能影响设备的安全性。”

“安全是底线,绝不能妥协。”林宇的声音透过屏幕传来,“给你们两周时间,要么找到破解专利的方法,要么研发出更安全的加密技术。需要什么资源,人力、资金,尽管开口。”

江诗雅在一旁补充:“我联系了中科院的密码学专家,明天就能加入我们的攻坚组。另外,法务部正在梳理对方专利的漏洞,或许能找到交叉授权的突破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