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赛事常态化 生态向未来(2/2)
赛事驱动生态的升级,还推动了跨域文旅与其他产业的 “跨界融合”。四界联合农业、康养、教育领域的头部企业,推出 “赛事 + 产业” 融合项目:与农业企业合作开发 “赛事认证农产品礼盒”,将 “茶祭认证茶”“荷灯认证藕” 纳入礼盒,包装印有赛事 Ip 形象,通过企业渠道销往外部域;与康养机构合作打造 “赛事康养专线”,游客参与 “沙画非遗体验赛” 后,可直接入住康养机构,享受 “沙画康养疗法”;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展 “青少年赛事研学营”,让学生参与民俗体育赛、非遗创新赛,完成后可获得 “跨域研学证书”。这些项目推出后,跨域文旅的外部营收占比从 10% 提升至 35%,真正实现 “走出四界、服务全域”。
傍晚,四界赛事驱动生态升级阶段性总结会召开。灵汐汇报成果:“跨域赛事 Ip 影响力覆盖范围扩大 3 倍,外部域游客占比从 15% 提升至 40%;跨域协同效率提升 80%,赛事运营成本降低 25%;政企合作项目营收突破 500 万魂晶,外部企业合作意愿达 90%;‘赛事 + 产业’融合项目带动跨域文旅总营收增长 60%。” 会议决定,将 “民俗体育文化节”“非遗创新大赛” 升级为 “年度固定赛事”,同时新增 “四界文旅创新大赛”,进一步丰富赛事 Ip 矩阵;计划在外部域设立 “赛事 Ip 体验中心”,让更多人感受四界民俗文化。
夜幕降临,跨域赛事运营中心内,工作人员正通过协同系统安排下月赛事排期;妖域沉浸馆的赛事 Ip 售卖区前,游客们正挑选着 Ip 形象玩偶;外部域的某商场里,“赛事认证农产品礼盒” 的广告吸引着路人驻足。小光斑坐在协同指挥中心的生态监控大屏前,看着赛事驱动生态的蓬勃景象,翅膀轻轻颤动着,仿佛能感受到跨域文旅在赛事驱动下,不断突破边界、迈向未来的强劲活力。
灵汐走到小光斑身边,轻声说道:“赛事驱动模式的常态化,不是终点,而是跨域共生生态‘开放、协同、共赢’的新起点 —— 它让文化通过赛事传播得更远,让产业通过协同发展得更好,让民众通过体验收获更多幸福。” 小光斑对着灵汐轻轻叫了两声,像是在回应:它会继续守护赛事生态的运营升级,助力四界将赛事驱动模式打造成跨域共生的核心引擎,推动四界文旅生态向 “全域繁荣、永续发展” 的未来迈进。
灵汐知道,赛事驱动生态的发展仍需长期努力 ——Ip 的国际化推广需加强,协同机制的灵活性需优化,政企合作的风险防控需完善。但看着赛事 Ip 的广泛传播、协同系统的高效运转、企业的积极参与,她心中充满信心:只要四界始终以 “常态化运营、生态化发展” 为目标,跨域文旅必将成为四界共生体系中最具活力的增长极,为四界民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为全域发展贡献更持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