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后,我的乡贤之路 > 第31章 同学二

第31章 同学二(2/2)

目录

“既然我们有共同话题,这样,继续喝茶,怎么样?”

大家深以为然,谢明川起身结账,说是可以报销。

杨志才怎么能干,示意李学文去买单,不然,来到新绵,别的同学怎么看?

让哥嫂先回去,四人再次来到党校茶馆;今天开会的人入驻较多,喝茶的人不少。

所幸天气已经暖和,四个人就在小树林边,安了张矮桌坐下。

等他们三人把香烟点上,杨志才这才继续说,

“魏哥,我想出点钱赞助这个足球比赛。”

“具体的就是各镇初中的联赛,场地你们来协调,我只负责球队的路费、住宿费、球衣、奖金等,你看如何?”

提出这个想法,杨志才在计划挣钱以后,就想做些善事,足球只是其一。

今天机会得当,他就讲出来了。

谢明川首先接话,“这个可以,各个学校现在随便都可以组织几个队,球场更不用说,很多大镇都有足球场,虽然都是泥地,问题不大。”

“志才,你还漏了一个,就是足球,这是个大消费品,一般学校买不起。”

确实,现在三江县的足球气氛浓厚,踢球的小孩很多。

“华夏足球之乡”真不是玩笑,好几个省队,目前都有三江籍的球员。

魏小伟思考了下,“小杨,你这个计划和发展经济关联在哪?”

“魏哥,我计划初期捐资5万,后面发展好了,可以再增加投资。”

“在你们来之前我已经有想过,初步计划是先把这个组织机构建起来。”

“在县城利用暑假搞一个集中的比赛;这样关注的人多了,给各队点经济补偿。”

“后面就可以在全县推广起来,搞成每周的积分赛,像甲A那样排名。”

“再借用三江籍的球员影响,邀请他们回来指导,甚至聘请一些退役的球员,过来当教练,直接提高队员的球技。”

“未来就可以组队参加省级、或国内的比赛,取得名次.”

“到了这一步,中川全新的梯队也可以过来比赛,知名度上来,顺势扩大到小学-初中-高中生的联赛。”

“这个就成产业了。我相信,到时各种赞助企业就会过来。你们说是不是?”

听了杨志才的话,几个人眼睛都亮了,觉得很不错。

杨志才接着说,“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样的东西出现,一旦成型,各地的新闻报道应该会很多,而具体推进这些事的人好处就来了。”

说完含笑的看着魏小伟。

在政府工作,这样的敏感性没有,那就别混了。

实打实的政绩 与声名,傻子才会做选择题,都要。

魏小伟接话说,“小杨,你这个方案很好,我在县教委工作过,人头熟,回去后可以联系。”

杨志才又看着谢明川。

魏小伟秒懂,又说到,

“当然,小谢我也会推荐进入这个筹备组的。”

杨志才等的就是话。谢明川也给了他一个感激的眼神。

他又说,“鉴于练体育的文化课都有落下;以后发展好了,素质自然是参差不齐。”

“魏哥,我这边会成立公司,投资还是需要回报的。”

魏小伟示意他接着说。

“我要求,从初中开始,要培养小孩的感恩意识;如果以后有机会进职业队,收入高了,我们会和他签长约。”

“大致会收取球员收入,10%作为回报。”

“启蒙教练团队也会得到,5%左右的培养费。”

“还有他们30%的收入,每月必须打给父母等,这些都要写入在合同里”。

他说,“ 一旦这样可行,我们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再建《训练营》,请高水平教练专门指导。”

“学生和启蒙教练都能提高,这样,孩子们成才的机会更大。”

三个人都参与进来讨论,认为杨志才的提议很好,可以照顾到方方面面。

还能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杨志才还说,赞助的所有企业 也可以遵循这个原则。

相信会有很多,有识之士加入进来。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球员。

大家就这个问题,又讨论许久,提出了更多合乎发展的建议。

杨志才有前世的经验,至于回报再少点也无所谓。

就是想为未来,极烂的华夏足球,做点事而已。

一直聊到深夜,大家兴致不减;杨志才最后说,一旦组织机构成立,他会先捐2万,这样推进工作,会快一些。

商量好5.1后会去趟三江,大家兴尽而归,这个事就定下来了。

第二天,去了下股市,基本在小涨中,和大家聊了下天,坚守就行。

晚上,魏小伟请他和李学文一定要吃顿饭,并邀请两个人有机会,要到秋驿去玩。

不过,单,无论如何也买不了,走了公账报销的路子。

周四,本来计划在家休息的杨志才 ,接到传呼,是黄丽的留言,说是超户室弄好了,让他过去看看。

杨志才只得又去了股市。

黄丽领他过去,打开门,一个大约15平方的房间。

里面一排四台电脑,五人座沙发和茶几,还有台饮水机,关键是配了部,可打市内电话的座机。

他非常的满意,就目前的人员构成来看,完全足够了。

让黄丽通知林姐和张阿姨,下周一搬进来,这样团队的雏形就搭建好了。

自己有些收获,也可以逐渐计划一些事,让收入更多样化一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