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新政之争(2/2)
良久,谢清晏清越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沉寂:“太始欲以战争耗我,我们便不能仅局限于战争本身。”她目光平静,却带着洞穿迷雾的智慧,“战争消耗国运,而新政,尤其是能真正滋养民生的新政,方能弥补乃至壮大国运。”
她看向苏玉绾:“玉绾的‘兴业基金’之策,不应因战事而停滞,反应加速,扩大试点范围。不仅借贷于工匠商贾,更可鼓励民间兴修小型水利,改良农具粮种。战事所需之军械、布匹、药材,亦可部分通过基金,以订单形式向民间工坊采购,既保障军需,又刺激生产,活跃民生。此乃‘以战养民,以民哺战’之道。”
程昱眼中精光一闪,接口道:“王妃高见!此外,或可发行‘北伐国债’,专款专用,以未来北疆平定后的边贸之利及部分战利品为抵押,向民间募集资金。同时,严查各地仓储、漕运,追缴亏空,裁汰冗员,节约开支。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法!”
苏玉绾受到启发,补充道:“我或可尝试……以自身血脉之力,引导‘兴业基金’流转,虽力量微薄,但或能潜移默化,提升其效益,加速财富循环,滋养地力。”她不确定此举效果,但愿意尝试。
一场围绕“战争与新政”的激烈辩论与深入谋划,在这小小的密室中展开。萧逐渊凝神倾听,时而发问,时而决断。他深知,这不仅是在讨论如何打赢一场战争,更是在规划一条在神只恶意与内外压力下,让大胤王朝得以喘息、甚至涅盘重生的道路。
最终,一套以“军事反击为核心,新政推行、财政改革、血脉辅佐为支撑”的综合性应对策略,初步成型。
“好!”萧逐渊拍板,“便依此议!程昱,你负责统筹朝堂,推行新政,稳住后方。玉绾,兴业基金与部分军需采购,由你全力负责,大胆去做。前线军务,交由李牧与杨烈。至于朝中那些杂音……”他眼中寒光一闪,“非常之时,若还有人只顾党争私利,惑乱人心,休怪本王剑下无情!”
密议直至东方既白。众人离去后,萧逐渊看向静立窗边的谢清晏:“清晏,北疆……你可需前往?”他知她力量关乎大局,但也忧心她的安危与消耗。
谢清晏望着北方天际那若有若无的晦暗气息,摇了摇头:“我暂不北上。混沌之力,于此番谋划,有更重要之用。”她回转目光,看向萧逐渊,“你的身体,是当前维系一切的关键。我需助你,尽快恢复。”
她伸出手,掌心混沌之气流转,不再是单纯的湮灭,而是蕴含着一丝苏玉绾带来的生机造化之意。“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一种新的方法。”
朝堂之上,关于北疆战略与新政推行的争论必将激烈。荣懿太后与宗室元老们,绝不会坐视萧逐渊的权力进一步巩固。潜伏的太始信徒,也定会伺机破坏这刚刚萌芽的新政与后勤命脉。
但涵元殿内的灯火,已为这风雨飘摇的王朝,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注入了决绝的力量。一场围绕国运的全面鏖兵,已在军事、政治、经济、乃至神魔层面,同时拉开序幕。